-
-
新聞稿,焦點
-
新民黨 第五屆青年委員會 選出新任主席及副主席
新民黨 第五屆青年委員會 選出新任主席及副主席
日期︰2020 年 12 月 22 日
新民黨青年委員會(青委會)上周六(19日)舉行第五屆選舉,七位青年黨員當選為新一屆青委會委員。新民黨社區發展主任劉文杰當選為新任青委會主席,冀未來多聯繫香港青年認識國家發展,開拓眼界及機遇。
新一屆青委會全體當選名單為:
新一屆青委會主席劉文杰表示:「非常感謝各位年輕黨員的支持,我當選後,承諾日後與青委會各成員多舉辦活動,與更多年輕人交流,帶動香港青年多接觸內地,認識國家發展,同時希望讓更多志同道合的青年加入新民黨。」
他又稱:「因疫情關係,香港眾多經濟活動停滯不前,年輕人也一樣,就業及工作機遇比較困難,尤其最近兩年的大學畢業生更甚,加上很多企業經營困難,縮減人手,發展空間受到限制。在目前社會秩序逐漸回復正軌的時候,希望未來可多與香港青年透過不同活動,帶動正面信息,讓他們認識及尋找粵港澳大灣區機遇,放眼及開拓內地更大的發展空間。而在目前網絡高速發展的年代,希望未來青委會可多透過網絡工作,維繫年輕人,鼓勵青年在大灣區創科及網絡等多方面的發展。」
新民黨青委會於2011年8月成立,每兩年一屆,由黨內十八至三十五歲的青年黨員選出多位委員負責會內的工作。青委會成立目的是為年輕人提供議政平台,培養更多有志投身政治的年輕人及推動青年工作。
|
|
「保護關鍵基礎設施」 條例草案的核心原則
文章
立法會《保護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條例草案》委員會在過去一個月內召開四次會議,周四(6日)經過五小時完成逐條審議階段。作為委員會成員之一,我在會上多次就條例文本的語法、邏輯及實務操作提出調整建議,亦就針對個人資料和商業機密的保護問題,提出了具體的修訂方向。
正如早前我在其他文章提及,在審議過程中,局方就條例「不針對個人資料和商業秘密」並未在條例文本中得到充分體現。這種核心原則與文本表述之間的落差,可能導致公眾對條例的誤解,甚至引發對特區政府過度干預私隱和商業活動的擔憂。為此,我在會上再次強調,條例文本必須清晰反映這一核心原則,並建議保安局在條例草案恢復二讀時,由局長明確表明立法目的並非針對商業機密及個人私隱,而局方在會上表示會接納及考慮相關建議。
除了原則性問題,我還針對條例文本的語法和邏輯提出了多項具體建議。例如部分條款的表述存在優化空間,以附表6第1a條為例,該條款提到:「如有關電腦系統安全事故已干擾、正干擾或『相當可能』將干擾有關關鍵基礎設施的核心功能——在有關關鍵基礎設施營運者知悉該事故後的12小時內。」其中提及的「相當可能」指的是尚未發生的情況,但該條文討論的前提是事故已經發生,實際上已產生問題。因此,我建議局方在實務守則中進行優化,明確界定受監管機構何時需要知曉事故及何時需報告,並細化相關條款。
此外,部分條款的語法結構不夠嚴謹,可能影響法律文本的清晰度和執行效力。例如某些條款的主語和賓語關係不明確,容易導致歧義。我在會上已建議個別條款進行語法調整,以確保條例文本的嚴謹性及可操作性。
法案委員會多次會議的深入討論已就條例草案的多項關鍵問題達成共識。保安局對部分建議的接納和考慮,顯示了特區政府對立法質量的重視。然而,條例的完善仍需進一步的努力,特別是在文本表述和執行機制方面。未來,我將繼續關注條例的修訂進展,並推動相關建議的落實。
|
|
觀《封神第二部》度歲 / Viewing "Creation of the Gods II: Demon Force" During the Chinese New Year
文章
我在1 月底參加完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後,難得在剛過去的春節長假期中覓到數日空閒時間。我趁此機會,久違地到戲院觀賞最近上映的賀歲片《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封神二》)。
作為導演烏爾善的《封神三部曲》的第二部,電影仍然維持着《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封神一》)的高製作水準。電影的製作成本高達6億,雖然未及《封神一》的8 億成本,但電影在視覺特效和動作場面上實現了全面升級。《封神二》全片有多達超過2000 個特效鏡頭,製作方為此專門聘請了美國頂級特效專家為電影製作視覺特效,最終呈現的成果相當優秀。
除此之外,製作方亦非常懂得選角。我尤其欣賞飾演女主角鄧嬋玉的演員。原著中的鄧嬋玉是紂王手下大將鄧九公之女,是名驍勇善戰的女將。製作方為此特地挑選身高約一米七、懂得騎射的蒙古族女演員那爾那茜飾演該角,果然將鄧嬋玉英姿颯爽的氣質表現得纖悉無遺。
《封神一》故事結尾講述西伯侯之子姬發在經歷一系列事件後,發現商紂王殷壽心術不正,最終逃離朝歌回到西岐的故事。而《封神二》則承接第一部結尾,將故事聚焦於紂王征伐西岐的戰事上。其中有一幕講述伐周大將聞仲親自佈下「十絕陣」,陣法令西岐陣營的一眾大將招架不住,紛紛倒地。該段劇情不禁讓我聯想起2005 年的電影《強戰世界》中外星人用殺人光線大肆破壞的場景,印象特別深刻。故事最終以鄧嬋玉以命相搏,攜手姬發大破十絕陣,西岐軍民成功保衛家園收尾。但電影亦留下彩蛋,引出術士申公豹及其背後的通天教勢力,相信是為第三部埋下伏筆。
《封神二》的故事大致忠實於原著,改動較大的一點是為姬發與鄧嬋玉加插一段愛情故事,讓兩者在相互交戰中萌生情愫,使姬發較原著顯得更為人性化。總體而言,《封神二》劇情鋪排相當緊密,加上演員優秀的演出及頂尖的視覺特效,實在不失為一套優秀的賀歲電影。
Viewing "Creation of the Gods II: Demon Force" During the Chinese New Year
After attending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 in Davos, Switzerland at the end of January, I had the rare opportunity to have a few days of free time during the recent Chinese New Year holiday. Seizing this chance, I went to the cinema to watch the recently released Chinese New Year film "Creation of the Gods II: Demon Force: War of the Western Shang" ("Creation of the Gods II").
As the second part of Director Wu Shan's "Fengshen Trilogy," the film maintains the high production standards set by "Fengshen Part One: The Storms of Chao Ge" ("Creation of the Gods I"). With a production cost of up to 600 million, though not as high as the 800 million cost of "Fengshen One," the film has achieved a comprehensive upgrade in visual effects and action scenes. "Fengshen Two" features over 2,000 special effects shots, with the production team specially hiring top American special effects experts to create the visual effects for the film, resulting in an excellent outcome.
In addition, the production team has shown great skill in casting. I particularly admire the actress who plays the female lead Deng Chanyu. Deng Chanyu in the original work is the daughter of Deng Jiugong, a general under King Zhou, and is a brave and skilled female warrior. For this role, the production team specifically chose Mongolian actress Nairenaqian, who stands at about 1.7 meters tall and is skilled in equestrian archery, to portray Deng Chanyu. She truly embodies the heroic and spirited qualities of Deng Chanyu.
At the end of "Fengshen One," the story tells of the son of the Marquis of Western Bo fleeing Chao Ge back to Western Shang after experiencing a series of events and discovering the corrupt nature of King Zhou. "Fengshen Two" continues from the end of the first part, focusing on the war launched by King Zhou against Western Shang. One scene depicts the famous general Wen Zhong personally setting up the "Ten Absolute Array," causing the generals of Western Shang to fall one by one. This scene inadvertently reminded me of the 2005 movie "War of the Worlds," where aliens wreak havoc with their death rays, leaving a lasting impression. The story culminates with Deng Chanyu sacrificing herself to break the Ten Absolute Array alongside Ji Fa, leading to the successful defense of their homeland by the people and army of Western Shang. The movie also leaves a cliffhanger, introducing the sorcerer Shen Gongbao and the power of the Heavenly Alliance, setting the stage for the third part.
"Fengshen Two" stays largely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work, with one significant change being the addition of a love story between Ji Fa and Deng Chanyu, allowing them to develop feelings for each other amidst their battles, making Ji Fa more humanized compared to the original work. Overall, the plot of "Fengshen Two" is tightly woven, combined with excellent performances by the actors and top-notch visual effects, making it truly an excellent Chinese New Year film.
|
|
政府「吸客」措施漸見成效 / Government's "attraction" measures are gradually showing results
文章
文章刊登時是年初五,我先在此恭祝各位讀者蛇年福星高照、萬事如意、闔家安康。
過去一年,特區政府推出了多項政策措施振興本地經濟,尤其在旅遊業方面着墨甚多。雖然旅遊業仍然處於復蘇階段,但從來訪的旅客數字上看,政府的措施已初見成效。
旅遊發展局總幹事程鼎一先生在一個電台節目中透露,由大除夕至年初三,約有68 萬人次旅客訪港,其中內地旅客有56.4 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多4%;非內地旅客則有11.4 萬人次,上升16%。
我認為訪港旅客數量上升主要得益於兩個因素:客源市場的擴大及更為多元的旅遊體驗。
為積極吸引更多不同的旅客來港,行政長官於去年《施政報告》中提出要開拓中東和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旅客客源。就此,特區政府率領歷來到訪中東最大規模的本地業界訪問團到迪拜參與中東地區的大型旅遊業展覽,與當地旅遊業界建立連繫,希望吸引更多穆斯林旅客訪港。有關措施的成效亦十分顯著:旅遊發展局的數據顯示,來自卡塔爾、阿聯酋及沙特阿拉伯等海灣合作國家的旅客於去年12 月就錄得46.4% 升幅!此外,來自日本、韓國、菲律賓及俄羅斯等地的旅客亦有顯著的升幅。
除積極開拓更多新的客源市場外,政府亦有努力發展更多具香港特色的旅遊景點,希望擺脫過往香港旅遊業依賴餐飲及零售消費的印象,以加強旅客在港的體驗。比方說,香港市民習以為常的賽馬對於內地遊客而言就顯得十分新奇。年初三在沙田馬場舉行的「農曆新年賽馬日」就吸引共9654 名遊客入場,其中內地旅客佔高達九成,反映活動對遊客有着相當的吸引力。
我認為,隨着政府逐步落實《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中的各項措施,旅業復蘇的速度將進一步加快,重新發揮其作為香港四大支柱產業之一的功能,幫助香港經濟「再起飛」。
Government's "attraction" measures are gradually showing results
At the time of publication, it was already the fifth day of the Chinese New Year. I would like to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extend my best wishes to all readers for a prosperous Year of the Snake, good fortune, and health for the whole family.
Over the past year, the SAR government has implemented multiple policy measures to revitalize the local economy, with a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tourism industry. Although the tourism sector is still in the process of recovery, the government's measures have shown initial signs of success based on the number of visitors.
Mr. Dane Cheng,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Hong Kong Tourism Board, revealed during a radio program that from the eve of Lunar New Year to the third day of the new year, approximately 680,000 visitors came to Hong Kong. Among them, there were about 564,000 mainland Chinese visitors, an increase of 4% compared to the same period last year; non-mainland visitors numbered 114,000, an increase of 16%.
I believe the increase in visitor numbers is mainly due to two factors: the expansion of the source market and a more diverse tourism experience.
To actively attract a more diverse range of visitors to Hong Kong, the Chief Executive proposed in last year's Policy Address to explore the source markets of the Middle East and 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 countries. In response, the SAR government led the largest local industry delegation to Dubai for a major tourism expo in the Middle East, establishing connections with the local tourism industry in the hope of attracting more Muslim visitors to Hong Ko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se measures is also significant: according to data from the Hong Kong Tourism Board, visitors from Gulf Cooperation Council countries such as Qatar,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and Saudi Arabia recorded a 46.4% increase in December last year! In addition, visitors from Japan, South Korea, the Philippines, and Russia also saw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addition to actively exploring new source markets, the government is also making efforts to develop more tourist attractions with unique Hong Kong characteristics, aiming to move away from the impression that Hong Kong tourism has traditionally relied on dining and retail consumption to enhance the visitor experience in Hong Kong. For example, horse racing, a common activity for Hong Kong residents, appears very novel to mainland Chinese tourists. The "Lunar New Year Race Day" held at Sha Tin Racecourse on the third day of the Lunar New Year attracted a total of 9,654 visitors, with mainland Chinese tourists accounting for as much as 90%, reflecting the considerable appeal of the event to visitors.
I believe that as the government gradually implements various measures outlined in the "Hong Kong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Blueprint 2.0", the pace of tourism industry recovery will further accelerate, allowing it to once again play its role as one of Hong Kong's four pillar industries, assisting Hong Kong's economy in "taking off" once again.
|
|
新民黨 容海恩立法會議員聯同漁農業界發表考察科威特成果
新聞稿,焦點
新民黨副主席容海恩立法會議員繼去年9月率團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科威特訪問考察後,於12月21至25日聯同漁農自然護理署代表、漁農界選委代表、漁農業界代表再度率團前往科威特,進行為期5日的考察,了解科威特的漁農業發展,以及探討香港與科威特的交流合作機會。
容海恩立法會議員今日(24日)聯同考察團成員漁農自然護理署助理署長(漁業及海洋護理)朱振華博士、香港漁民團體聯會副主席劉金鳳女士、香港漁民團體聯會及漁業創新科研發展小組陳子浩醫生、香港漁民團體聯會及漁業創新科研發展小組楊展永先生,分享考察科威特的內容及成果。
容海恩立法會議員表示,去年9月到訪科威特後,了解到科威特發展機遇和空間龐大,同時有足夠資金支持;其後與漁農界選委交流時,了解到他們不少已在中東發展,故此她希望透過考察團促成更多合作,推動更多行業到科威特發展,讓更多香港企業可以看見這個機會,一同「跳出去」。
容議員表示:「今次考察的主要目的是將香港漁農業的創新示範及項目帶到科威特,了解到當地漁農業發展情況和需要,同時探討如何將香港及內地的成果對接,推動漁農界『走出去』,協助內地視香港為跳板,『跳出去』找尋機遇。」她續稱:「今次考察成果豐盛、具建設性,相信是首次有政府代表隨團,與我們和業界一同『走出去』,反映特區政府非常支持本港漁農業,希望政府未來有更多支援及政策支持,更大力鼓勵業界創新創業。」
今次考察團拜訪了多個科威特政府部門、私人機構、大學、科研機構、實驗中心、漁農商會、環境公共機關、科威特直接投資促進局等,又參觀了當地的魚市場,了解當地的營運情況、冷鏈技術。容海恩立法會議員指出已經有新加坡專家在科威特的魚場協助發展,若科威特能夠使用香港最新科技,將能助力當地進一步發展冷鏈市場等,讓科威特的產能和種類加大。
容議員認為香港要做好「一帶一路」建設,首先要了解好當地的需要和機遇,例如香港與科威特市場喜愛的魚類很相似,因此香港技術能快速配合當地需要。此外,由於科威特的水資源較緊絀,當地大多採用室內種植,目前正發展溫室種植,就此她指出香港和內地的溫室種植技術較尖端,是很好的機會讓香港技術「走出去」。
漁農自然護理署助理署長(漁業及海洋護理)朱振華博士表示,2023年底特區政府公布《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希望香港優質的漁農產品和先進技術能推動到不同地方;今次到科威特考察,將能進一步深化香港與科威特的合作,讓香港漁農業得到全新的升級轉型機遇。
朱振華博士指出,他印象較深刻的是香港與科威特市場喜愛的魚類相似,如石斑、馬友等,都是科威特主要銷售的產品,而環觀世界,香港養殖石斑魚的技術較先進,相信在這方面與科威特具有很大的合作空間。
他續指:「科威特重視其漁業管理的天然資源,我們曾與科威特的政府部門和大學商討,他們有意與我們進一步交流,例如每年香港6月6日都會參與的『全國放魚日』,科威特政府部門均表示有興趣來港了解實際操作。此外,科威特亦有注意紅潮問題,考察團也有向他們介紹香港紅潮監察的最新發展,例如已經開始運用人工智能進行監測,對方亦表示有深感興趣。」他強調,今次考察發揮了香港「內聯外通」的角色,透過香港的獨特優勢,將香港及內地的先進技術「帶出去」。
香港漁民團體聯會副主席劉金鳳女士強調「背靠祖國、聯通世界」是香港的獨特優勢,融入國家發展是香港的出路和未來;揭示了香港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此外,她表示:「今次的中東之行展現香港了在『內聯外通』方面的作用,走出了最要的一步。」
香港漁民團體聯會、漁業創新科研發展小組陳子浩醫生專注於水產養殖及系統管理,提升本地養殖技術。他表示今次可探討如何推動本港及內地的農業養殖科技帶到科威特,促進當地發展及提升技術,例如,鑑於科威特水資源緊絀,他們亦想發展更多陸上高密度養殖,因此香港的室內循環高密度養殖有助他們提升現時的室內養殖技術。
陳子浩醫生續指:「當地政府及學術機構都對水產生產管理、高端飼料生產、益生菌生產等幫助生產的技術非常感興趣,並希望能與我們有更多交流和合作發展機會,助本港業界跳出香港,為國家及『一帶一路』建設貢獻一分力。」
香港漁民團體聯會、漁業創新科研發展小組楊展永先生指,今次考察有機會了解到科威特在漁農業方面的需求,以及對糧食安全的重視,他們認為依賴進口產品來滿足其國內需求並非長久之策,故希望能透過養殖在國內自行生產糧食。今次考察分享了香港與內地的養殖經驗,在有限資源和地理環境下,如何實現自給自足的目標;考察團亦向他們介紹了香港可以提供的軟件及硬件技術支援,例如展示了無人機模型、人工智能技術等。
|
|
葉劉淑儀 出席世界經濟論壇
新聞稿,焦點
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召集人、立法會議員暨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女士於1月20日至25日期間離港,親赴瑞士達沃斯(Davos),出席由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舉辦,為期三天的女性政治領袖論壇(Women Political Leaders Forum)。
|
|
新民黨 提交2025/26年度《財政預算案》建議書
新聞稿,焦點
特區政府正就2025/26年度《財政預算案》展開公眾諮詢。新民黨主席暨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女士、新民黨常務副主席暨立法會議員黎棟國先生、新民黨副主席暨立法會議員容海恩女士、新民黨執委暨立法會議員陳家珮女士、新民黨中委暨立法會議員李梓敬先生、新民黨中委暨立法會議員何敬康先生、新民黨副主席暨沙田區議員潘國山先生、新民黨中委暨東區區議員盧曉楓先生及新民黨中委暨屯門區議員甘文鋒先生 ,今日(15日)會見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提交《財政預算案》建議書(詳見附件),共提出16項建議,涵蓋刺激經濟及公共財政管理兩方面。
新民黨與財政司司長會面後會見傳媒,公布提交的各項建議細節。
新民黨主席暨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表示:「新民黨在刺激經濟方面的建議,分為盡快刺激香港消費及長遠建立新產業兩方面。要建立新產業,需要大量資金投放及長時間,不能即時見效,以香港目前的經濟模式,最容易帶動本地消費的是刺激股市及樓市。刺激股市方面,很高興看到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最近表示,由2月開始會推出一千億人民幣貿易融資流動資金方案支持香港,是非常好的消息,有六大加強互聯互通的建議,這些措施是垂直式閉環管理。新民黨建議設立『IPO通』,研究容許兩地投資者有限度相互買賣兩地首次公開招股(IPO)的股份,當中應設較低額度及加入一定限制,以管控相關風險,例如只開放集資10 億港元或以上的首次公開招股,並設立內地認購比例限額,如不超過發行量的 20%,將有助『A股』來港上市,及有助內地企業透過香港的資本市場來國際化。」
葉太指出,2024 年全年錄得超過 4.75 萬宗一、二手私人住宅買賣登記,當中有近25%的買家姓名為「普通話拼音」人士,他們平均購買的房產約為一千萬,新民黨建議特區政府與中央政府商討,在設有一定額度及封閉管道下,以「地產通」形式,便利內地投資者及企業在香港購置物業,對本港樓市有即時刺激作用,同時鼓勵地產商再次買地或補地價,增加特區政府庫房收入。
公共財政管理方面,葉太強調:「本港財赤非常嚴重,連同發債及不同基金回撥,財赤超過二千億,近五年中,有四年亦超過千億,可以成為結構性財赤,對香港的金融穩定性不利,因此新民黨希望財政司司長採取果斷措施,特區政府應大刀闊斧考慮以削減5%經常開支為目標,直至收支平衡。特區政府擁有19萬公務員的龐大編制,認為有空間可以削減。同時,我們建議今年凍結公務員薪酬,當公務員加薪3%時,開支已達87億元,若公務員凍薪,能夠節省很龐大的開支。另外,公務員編制為19萬,但數年來實際人數約為17萬,即是招聘有困難,我們建議押後招聘六個月,相信能節省不少開支。」
新民黨常務副主席暨立法會議員黎棟國表示,為政府收入「開源」方面,新民黨建議政府提高違反交通規例的罰款,如超速駕駛及不遵守交通燈號等;違反交通規例有機會造成相當嚴重的後果,增加罰款既有阻嚇作用,同時可為政府庫房增加收入。環顧周邊地區、同等經濟發達程度的地區,香港的相關罰款屬於非常低的水平,有空間調整。
黎棟國議員強調新民黨並不贊成特區政府增加必要的民生收費,然而政府收入之中有部分不屬必須的民生收費,特區政府可考慮以「用者自付」原則收回更多成本。他續指,自從屯門—赤鱲角隧道開通後,青馬大橋亦不收費,然而營運開支及維修保養費用仍然高昂,隨着「易通行」的使用,已不需使用收費亭,在這個大前提下,特區政府可考慮恢復收取這方面的費用。差餉方面,他認為可依照2022/23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引入住宅物業累進差餉的思路,檢視調整其他樓宇差餉徵收率的可行性。
新民黨副主席暨立法會議員容海恩表示,新民黨希望透過人工智能提升經濟效益。香港在去年推出逾 200 項盛事,但是有不少地區活動未有包含在內,建議透過人工智能數據庫,特區政府建立一站式資訊平台,提供「盛事日表」,更新每日盛事的最新資訊,並配合 18 區區議會,提供地區活動資訊,帶動地區經濟。容海恩議員期望特區政府支持中小企發展,建議特區政府整合現有工具,例如利用商湯科技的人工智能大數據,透過人工智能進一步提升平台效能,以及「盛事經濟」、「地區經濟」所帶來的商機和經濟效益。
新民黨執委暨立法會議員陳家珮指出,香港正努力向2035年的碳中和目標邁進,環顧全球碳交易帶來不少新商機,建議參考內地「國家核證自願減排量」(CCER)的做法,考慮由特區政府發行類似的碳信用額及相關產品,例如已推出的「可再生能源證書」,在形成節能減碳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協同效應之外,為特區政府帶來額外收入。
新民黨中委暨立法會議員李梓敬指出,為推動盛事經濟及旅遊業,特區政府推出不同計劃,包括文化藝術盛事基金、「M」品牌等資助不同盛事來港舉辦;然而近年我們留意到這些基金資助的活動出現不少爭議,讓市民有所質疑;有鑑於此,新民黨建議在「文化藝術盛事基金」的審批引入「經濟效益」作為績效指標之一,以確保政府資助的盛事真正能夠為香港帶來正面經濟收益。
新民黨中委暨立法會議員何敬康說,每年都有很多重大國際會議在港舉行,每次都有國際知名的金融專家、管理層來港,以及數千人出席參與,對香港與國際接軌及引進新商機有非常大的幫助。何敬康議員表示,過往數年香港流失了不少重要會議至鄰近地區,新民黨希望未來特區政府可主動游說業界,讓過往未曾來港舉辦及流失了的盛事可以來港舉行,增進香港的國家優勢及振興旅遊酒店業。何敬康議員建議特區政府與中央政府商討,研究在 2027 年,由香港聯同大灣區城市舉辦首屆「一帶一路」運動會,貢獻「一帶一路」建設,增加與「一帶一路」成員國的聯繫,同時增進香港舉辦大型盛事的經驗,提高旅遊及運動產業的經濟效益。
新民黨中委暨東區區議員盧曉楓博士建議打造香港成為食品貿易中心。食品是全球貿易的重要支柱,亦是各個發達經濟體的重要貿易品類,香港加上內地市場,已是全球最大的食品消費國,特別是生鮮食品,在水產類、水果類和牛肉類已分別超過200億美元年進口量,以榴槤為例,已由2019年的16億美元進口量,增至去年的70億。盧曉楓博士認為,香港作為全球重要的航空樞紐,香港國際機場亦為全球首個獲得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鮮活貨物運輸(IATA CEIV Fresh)認證的合作夥伴機場,香港在這方面有優勢,新民黨希望特區政府進一步支持業界,發展香港成鮮活食品貿易中心,連同內地供應商、海外生產源頭聚集在香港,並發展供應鏈、加工中心,將相關產業鎖定在香港。
建議書下載:
|
|
立法會人事編制小組委員會會議:支持保留負責督導免遣返聲請工作的入境事務處助理處長編外職位
立法會事務
入境事務處(入境處)日前向立法會提出保留1個負責督導免遣返聲請工作的入境處助理處長編外職位,我對此予以支持。我留意到特區政府近年加大了打擊濫用機制的力度,亦留意到有不少免遣返聲請個案懷疑是集團式經營,如有早已安排好接應的情況等,我就此在立法會跟進政府有否計劃與其他相關地區加強合作,以及如何加強打擊集團式經營,以防止不法分子繼續協助相關人士來港。
保安局副局長卓孝業指,現時免遣返聲稱者中約有40%為非法入境、約50%合法入境但逾期居留,當中逾半為外傭。保安局有留意有集團安排人士透過內地及其他地方非法來港,就此香港警務處、入境處已聯同內地廣東省執法機關一同加強執法,成功由疫情開關初期約每月400名非法入境者來港,打擊至現時每月約60至70人。
至於外傭方面,因部份外傭誤以為申請免遣返聲請便可留下繼續工作,就此保安局有向外傭主要來自的地區的相關領事館聯絡,協助在當地進行教育及宣傳工作,預防他們透過不法途徑來港從事非法工作。此外,政府亦會透過旅客預先登記制度,阻截可能濫用免遣返聲請機制的人士乘坐來港航班。
|
|
立法會人事編制小組委員會會議:支持保留負責提升舊樓消防安全水平的消防處副消防總長編外職位
立法會事務
今天消防處向立法會提出保留一個負責提升舊樓消防安全水平的消防處副消防總長的編外職位,我對此予以支持。該職位負責推行並督導落實各項涉及樓宇消防安全政策的措施,包括巡查受《消防安全(建築物)條例》規管的舊樓的消防系統,而目前這類樓宇約有14,000棟,當中11,000棟已完成巡查,然而消防處每年只能巡查約400棟,換言之,餘下3,000棟需耗時7至8年才能完成。而有關職位時限為3年,就此我在立法會跟進消防處如何加快完成相關巡查工作,以及如何加強對違規建築物的執法和檢控。
保安局副局長卓孝業回覆時指,消防處會向違規樓宇發出安全指示如消除火警危險通知書,然而考慮到市場上是否有足夠承辦商處理,消防處不會大量發出相關通知書,但不代表相關樓宇會有即時危險,消防處評估相關風險作優次處理。至於在檢控方面,消防處大多已勸喻為主,實際檢控在2023年約有300宗檢控,2024年基於華峰大廈火災事件則加強檢控力度到1400多宗,會持續進行巡查並檢控。
此外,我亦促進消防處善用科技加強執法。局方表示消防處除了派人員目測,會攜帶不同設備協助巡查,而巡查後會將相關資料放入大數據中,從而分析高危個案,再決定調整巡查次數。
|
|
《2024年私營骨灰安置所(修訂)條例草案》委員會會議:跟進已領取牌照的私營骨灰安置所所面對的經營成本和潛在不公問題
立法會事務
目前已領取牌照的私營骨灰安置所需要補地價,其營運成本較高,然而是次修例放寬了申請豁免書的資格,或會令對當初因不符合申請豁免書資格而申請牌照的私營骨灰安置所造成不公。就此,我在立法會上跟進有關情況,了解政府如何照顧有關情況。此外,就目前須補地價的私營骨灰安置所的繳費方式,我亦跟進政府會否就私營骨灰安置所不同的收費模式,而作出不同的彈性繳費安排,藉此避免私營骨灰安置所負債。
環境及生態局副秘書長(食物)羅翠薇回應時指,領有牌照的私營骨灰安置所夠進行買賣及租賃骨灰龕位,可從中獲得收入,但申請豁免書的話則不可以,而是次修例旨在避免購買私人骨灰龕位的市民光顧了無牌的私人骨灰安置所。至於繳費模式,鑑於條例規定的出售骨灰龕位不得超越其土地使用權,是此若骨灰安置所的土地使用權是以每年繳租的方式獲得,骨灰安置所則須每年繳費;如若一次性補完地價,則可以最長每10年繳費一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