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認識葉劉淑儀
文章
立法會事務
影片集
職位空缺
聯絡我們
新民黨網站
容海恩網站
陳家珮網站
  • 最新消息
教委會關注老師發放仇恨言論  
  文章     2019 年 12 月 15 日
十二月六日,我主持了本年度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教委會)的第二次會議。由於是次會議討論事項繁多,由政府提出的兩項議程,包括(一)在未來五年撥款5.7億元給指定研究院修課課程獎學金計劃,及(二)撥款約2.8億元給香港中國婦女會中學協助部分重建及改建工程均未能討論。我已與政府商討擬訂於下次會議上討論。 是次會議討論並通過了由葛珮帆議員和張國鈞議員提出的無約束力議案,要求教育局關注教師紀律,「追究違法違紀的老師,包括發放仇恨言論、煽動或慫恿學生參與非法集會或暴力事件」,並「呼籲學生不要在網上發放仇恨言論」。討論過程中,不少泛民議員反對此議案,認為抹黑教師,擔心目的是就反修例風波的一系列騷動對教師進行「政治審查」。 其實只要仔細解讀議案字詞和內容便可發現,議案旨在呼籲師生不要再參與非法行為,如於十二月九日在上水因涉嫌「非法集結」和「藏有攻擊性武器」而被拘捕的師生,或發放仇恨言論煽動,藉此為緊張的社會氣氛降溫。局方在審理有關個案時需循機制作出相應裁決,首先發出勸誡信,然後警告、譴責教師、暫停教師註冊或按照《教育規例》取消註冊。香港是遵守法治的地方,所有裁決均需有堅實的理據支持。局方縱使有權撤銷教師註冊也不可能濫用,更不可能利用機制進行「政治審查」。若有關人士不滿局方判決,可依照法例提出上訴。 除此以外,教委會也通過就大學管治、保安以及近期受到嚴重破壞的校園的善後工作舉行特別會議的議案。有泛民議員以涉嫌干預大學內政為由反對。事實上,教委會一直關注專上教育。本年度有不少相關待議事項,包括葉建源副主席建議討論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院校教學人員的聘任、延任、終止雇用及退休事宜的議程。
鐵娘子與英國脫歐  
  文章     2019 年 12 月 11 日
英國大選於12月12日舉行,選民投票時必然考慮政黨對脫歐的立場。我們不妨從戴卓爾夫人說起,探究脫歐的前世今生。《經濟學人》( The Economist)10月文章 The sad decline of Thatcherism 提到,「 戴卓爾主義 」的信徒(a flock of Thatcherites)前往英國倫敦國宴廳慶祝英國首相約翰遜供職《 每日電訊報》時的上司 Charles Moore 的第三部、也是最後一部《 戴卓爾夫人傳 》( Margaret Thatcher: Herself Alone )即將發行。同一時間,「 天空下起大雨 」(the heavens rained cats and dogs),有示威者築起「 臨時營帳 」(makeshift encampments)阻擋官員赴會,表達不滿。戴卓爾主義( Thatcherism )是綽號「 鐵 娘 子 」的 英 國 前 首 相 戴 卓 爾 夫 人(Margaret Thatcher)的執政理念,主要包括四方面:「 支持自由企業 」(support for free enterprise )、「 堅定的民族主義 」(assertive nationalism)、「 承諾使用準市場機制提高效率以壯大國家 」 (a commitment to strengthening the state by using quasi-market mechanisms to increase efficiency )、「 勤勞工作和公民責任 」( hard work and civic responsibility)。 Raining cats and dogs 是常用的慣用語,形容滂沱大雨。著名愛爾蘭作家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有一詩提到,當時只要下起大雨,街道就會水浸,很多流浪貓狗因而浸死。每逢雨後,人們往往能看到一地動物屍體。後來,raining cats and dogs 便演變成形容滂沱大雨了。 不少英語慣用語都有動物的蹤影。譬如 the world is your oyster,典故出自莎士比亞的 The Merry Wives of Windsor,意思是「 你或會遇到美好的機會 」,一切精彩事物猶如蠔中珍珠。只是開蠔並不容易,打開後發現珍珠更是可遇不可求。進一步拓展意思,寓意人生充滿可能和希望,尤其適用於鼓勵剛畢業、即將投身社會的大學生。 回說戴卓爾主義,到底它是如何影響保守黨對於脫歐的看法呢?文章指出,保守黨的戴卓爾主義者在此事有兩極的想法。有人認為歐盟作為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若英國囿於狹隘的民族主義,後果不堪設想。有些人則認為,歐盟限制貿易,脫歐後英國可直接面向全球,可見戴卓爾主義已非昔日面貌,而保守黨早不是鐵板一塊,讀者研究英國政客立場時不得不察。
香港學生評分下跌  
  文章     2019 年 12 月 10 日
近日, 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策劃、每3 年舉行一次的「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公布了最新排名。這項考核專門評估15 歲學生的科學、母語閱讀以及數學的能力。在眾多參與者中,香港學生獲得的排名均較上次(即2015 年)下降。現時,在科學、母語閱讀和數學中,香港的排名分別為第9 位、第4 位和第4 位。除數學科較上次微升3 分外,其餘兩科的分數均下跌。與此同時,排名顯示鄰近地區的學生表現較好,例如澳門學生在3 個範疇中均奪得第3 位的佳績。 事實上最近幾年教育開支預算大增,從2015 至2016 年度的793 億元到本年度的1240 億元,共增加了447 億元。而且,在本年度所有財政預算案的範疇中,教育的開支預算是最高的,佔總預算開支約兩成。相比之下,同年度給予衛生範疇和環境及食物範疇的撥款,分別只有886 億元和335 億元。根據最新的政府報告,教育局在2017 至2018 年度就學前教育、小學教育和中學教育方面,分別獲得財政撥款51 億元、180億元和263 億元。 雖然香港政府期望學生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下提升學術能力,在教育方面投放不少資金,教學資源於是比從前豐富,但是事與願違,他們的學術表現未能體現相應結果。值得留意的是,自2015年開始,香港學生的科學解難能力便呈倒退的迹象。目前政府大力提倡科普教育,即「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STEM),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也推出多項計劃,旨在教授學生較高深的知識,培育科技人才。然而,這些學習機會卻未能達至每一個學生。 中文大學卓敏教育心理學講座教授侯傑泰指,推行新高中學制後,同時選修物理、化學和生物的學生數目不多。加上學生在選擇高中選修的科目時,多會與感興趣的大學科系一起考慮。若學生早已決定在大學修讀非理科,就讀中學時也不會刻意接觸有關計劃。所以,不少學生的科學知識基礎薄弱。就目前情况來看,新高中學制或許影響了學生的學術興趣,未能達至文理兼備的目的。因此,政府在制訂應對政策時,除考慮增撥財政預算外,更需思考整個教育制度對學生的影響,針對處理不足之處。
新民黨強烈譴責 暴徒於高等法院及終審法院外縱火  
  新聞稿     2019 年 12 月 8 日
新民黨留意到今日(12月8日)有大批市民參與由民間人權陣線發起的國際人權日遊行,整天遊行雖然大致和平,可惜仍有不少遊行人士偏離警方指定的遊行路線,傍晚時份更有少數暴徒 塗污高等法院外外牆,並向高等法院和終審法院門外投擲汽油彈及縱火,破壞政府公物,終審法院的木門及牆壁亦被熏黑。香港作為法治之都一向聲譽良好,暴徒在終審法院和高等法院外縱火的行徑,是公然挑戰司法機構及赤裸裸地踐踏法治。另外亦有少數暴徒入夜後大肆破壞灣仔集友銀行分行,並在中環一帶設置路障,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的舊中國銀行大廈外牆亦被塗污。 多個月來暴徒專門針對及破壞中資或與內地關係密切的機構及商舗,其行為等同「法西斯」主義人士,完全違反國際人權日「尊重人權與自由」的宗旨。新民黨對此予以強烈譴責,同時亦絕不容忍任何破壞司法機構或損害法治的行為,希望市民認清這些表面打著民主之名,實質破壞社會秩序的暴徒。新民黨同時支持警方嚴正執法,並感謝警務人員在巨大壓力下持續執勤,維護社會安寧。cczeX1Q&__tn__=-R
英國如何處理特赦案  
  文章     2019 年 12 月 7 日
英國在處理特赦個案上是非常嚴謹的,一般而言,只有技術上犯法但道德上無辜的涉事人才能獲得赦免。早前,前檢控專員江樂士在《南華早報》撰文解釋這個原則,引述英國前司法大臣祁淦禮(Kenneth Clarke)指,特赦不能被不公正和惡意行為玷污(uncleanhands doctrine)。換言之,行使特赦權的意圖和目的,必須有符合道德和公義的理由支持。所以,即便一個政府使用特赦權赦免有關人士,其他認為判決不妥當的人,可循法律程序提出司法覆核,由法庭審理相關案件。 近年在英國發生的經典特赦案,是於2017 年通過的Policing and Crime Act。這條法例旨在赦免根據舊例被判與成年同性發生經雙方同意的性行為的刑事罪行(consensual homosexual offences)。法例的別名為Alan Turing Law,是以電腦天才艾倫.圖靈命名的。圖靈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負責分析和破譯德國海軍密碼,及後又研究人工智能,對現代電腦科學作出極大的貢獻。然而,由於圖靈是同性戀者,當時的英國政府便依照舊例起訴他並定罪,導致這位奇才自殺身亡。直到2013 年,經歷了時代變遷,人們對同性戀認識加深,更多人理解同性戀者,並認為這條剝奪了個人性傾向自由的舊例是不道德時,英女王才行使特赦權赦免圖靈,及後又通過Alan TuringLaw 赦免同時代同樣受到不公待遇的同性戀者。有關圖靈的故事更被拍成電影《解碼遊戲》(The Imitation Game),由著名英國演員班尼狄.甘巴貝治(Benedict Cumberbatch)主演。 不過,江樂士引述王座法庭(Queen'sBench) 法官塔斯克爾. 沃特金斯(Tasker Watkins),指特赦只消除了所有判刑帶來的痛苦和刑罰,並非等同撤銷控罪。所以,被赦免的罪行只屬legally disregarded,意思是在法律上不具效力。因此,若要撤銷控罪,需經過正當法律程序,交由法庭判決。行政當局是不能單方面宣布撤銷的。
為何政府不能特赦(三)  
  文章     2019 年 12 月 4 日
早前撰文提到根據《基本法》第48條12 款,行政長官可「赦免或減輕刑事罪犯的刑罰」,但是她不能在已進入司法程序的案件上運用這個特赦權。或許有人會問,已經判刑的案件,甚至已經在服刑的囚犯是否可以得到特赦呢?江樂士在文章中回答這個問題時,引述1907 年時任英國內政大臣赫伯特.格萊斯頓(Herbert Gladstone),曾於下議院發表有關向王室請求使用特赦權的演說。格萊斯頓主張行使特赦權時需作多方面的考慮,當案情符合一個合理的法定基礎方能使用。考慮因素包括犯人的動機、是否蓄意、有否挑釁、犯人當時的心理素質、其個性、法律上有否相關的先例等等,準則十分嚴格。 那麼,什麼時候才可以使用特赦權呢?江樂士指出,使用特赦權的其中一個目的是彰顯法外容情。比方說,當一個囚犯即將死亡時便可考慮使用特赦權,赦免他尚未執行的刑期,讓他自由地度過最後的日子。 而另外一個特赦囚犯的目的,是讓他們協助執法部門調查案件,或提供重要資料。著名美國電影《捉智雙雄》(Catch Me if You Can )的故事便是取材於這個情况。電影講述一名詐欺犯法蘭克.艾巴內爾(Frank Abagnale)偽造多張支票以騙取金錢。美國聯邦調查局探員卡爾.漢萊提(Carl Hanratty)在多次探查並和法蘭克接觸後,看中這名騙徒識辨假支票的過人能力。因此,原本被法庭判刑12 年的法蘭克被給予機會在監外服刑,協助聯邦調查局探查騙案。 另外,江樂士也提到英國有時會特赦在監獄裏表現良好的囚犯。不過,上述狀况均屬罕見。而且,即使有些案情符合準則,每個案情卻不一樣,需要考慮的地方也要因個別情况而異,萬不能一概而論,更遑論讓所有犯人不管刑期的長短和罪罰的輕重一併特赦。因此,行使特赦權的機會也相對較小。
人權法礙港科技發展 人才資金難留  
  文章     2019 年 12 月 3 日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美國時間11月27日簽署了《2019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Hong Kong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 Act of 2019)(下稱《法案》)和《保護香港法案》(Protect Hong Kong Act),引起北京強烈反應。 外交部立即召見美國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Terry Edward Branstad),提出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商務部、港澳辦、中聯辦以及特區政府均強烈譴責,認為美國干預香港內部事務,中國會提出反制措施。美國總商會及香港總商會亦回應指美國將香港當作中美貿易戰的籌碼,損害國際商界對香港的信心,損害美國在港利益,可見《法案》百害無一利。 遊行「感恩」美國制裁 匪夷所思 另一邊廂,香港反對派及大批市民則在感恩節舉辦「感恩大會」,感謝及慶祝美國制裁香港,還大聲呼籲更多國家加入制裁行列。香港人央求外國來制裁自己,實在匪夷所思。 這個《法案》,本來美國參眾兩院各有一個版本(下稱《參版》、《眾版》),原定兩院各自通過其版本後,會把兩個版本合併為一,再交總統簽署。惟參議院通過《參版》後,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放棄要求合併,眾議院院長佩洛西(Nancy Pelosi)代表眾議院接受了《參版》,以便《法案》盡快通過。可見民主共和兩黨為了宣洩對中國的不滿,打擊中國,還真「積極」、「爽手」。結果,眾議院於11月20日以417:1票大比數通過《參版》,特朗普於11月27日正式簽署落實。 參院版條例門檻高 指控難成立 香港傳媒及個別學者十分關注《法案》,卻大多集中討論制裁名單、「你怕不怕被制裁」等等,未能讓市民明白《法案》將對香港造成怎樣的負面影響。 我詳細比較了《參版》和《眾版》,發現《參版》較短,用字較精練較溫和。例如制裁官員的部分,《眾版》第七條(SEC 7)提出(A)(B)(C)三項制裁要求,在《參版》第七條(SEC 7)有不同程度的修改。 《眾版》(A)段列出強制移交(actual or threatened rendition)、任意拘留(arbitrary detention)、虐待(torture)及強迫招供(forced confession)。《參版》則淡化了,保留任意拘留及虐待;把強制移交改為違法移交(extrajudicial rendition);並刪去了強迫招供(forced confession)。即若有人做了《參版》所列的行為,才會被美國制裁。 《眾版》(B)段指若有人重複違反《中英聯合聲明》及《基本法》的承諾,損害美國利益,將被美國制裁。這段描述空泛含糊,難以量化及界定,在《參版》刪除了。 《眾版》(C)段則是制裁嚴重違反國際認可的人權的人士(other gross violations of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human rights in Hong Kong),這段在《參版》原文保留。 不過,正如歐美外交界人士指出,通常上述字眼用於軍政府,門檻很高,在香港沒發生這些情況,指控難以成立,難以構成制裁,難道官員議員發表評論也算是嚴重違反人權嗎? 《法案》要求總統在法例通過180日內向國會提交制裁名單,在草擬名單時需考慮國會領袖及其他國家或非政府機構提供的證據。相信公民黨、香港眾志等別有用心的組織必會積極提供香港官員、行會成員、議員及警察,甚至是選舉主任的名單,以報復、闈懲罰這些和他們有過節的人士,惡意明顯,其心可誅。 美國務院年度「認證」 不足懼 也許有人以為制裁官員,與他何干,他們沒留意的是,《法案》還有深切影響香港經濟及科技發展的條文,造成的傷害遠比制裁官員重要及長遠。 《法案》第四條(SEC 4)要求國務院根據《美國-香港政策法1992》(The United States-Hong Kong Policy Act of 1992)就香港的自治情況作出年度「認證」(certification),規格比過往的「報告」(report)高,檢視的十五個範疇巨細無遺,從商業協議(commercial agreements)、司法互助(law enforcement cooperation)、引渡要求(extradition requests)、制裁執行(sanctions enforcement)、出口管制(export controls)、教育(education)以至其他港美協議的執行情況等等。 一直以來,國務院提交的香港年度報告也是正面的,香港於執行既有協議方面也是做到十足,例如在引渡方面,香港一直是美國的好夥伴,移交了很多逃犯給美國。 但是在制裁執行方面,香港作為中國一部分,只執行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的制裁,但美國的期望是執行美國單方面的制裁,例如制裁伊朗或北韓等中方盟友,香港做不到。 出口管制 損港國際商業中心地位 而將對香港造成最大傷害的條款,是《法案》第五條(SEC 5)有關出口管制(export controls)的條文,因為,美國口中的出口管制,即是高科技出口管制。美國針對中國,要檢視香港的高科技出口管制有沒有違反美國要求,即是企圖禁止香港把敏感的高科技技術輸送到中國,協助中國發展大數據、監察系統、社會信用體系等等。(……used to develop the Sharp Eyes, Skynet, Integrated Joint Operations Platform, or other systems of mass surveillance and predictive policing;or the social credit system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美欲打擊大灣區 香港成工具 另一條文則是企圖阻礙中國利用香港的單獨關稅區地位,把敏感產品、高科技產品轉移到大灣區,協助大灣區發展。(……to use the status of Hong Kong as a separate customs territory to import items into……as part of the Greater Bay Area plan……)說穿了,美國就是覺得中國大灣區計劃有威脅,矢志打壓中國的科技發展,香港成了工具,日後難以採用美國的科技,勢將嚴重窒礙科技發展,長遠而言會削弱香港的競爭力,人才資金統統留不住。 美國總商會回應指他們早已提出憂慮,《法案》將損害美國在港商業利益,損害香港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地位,特別是有關出口管制的部分,影響最嚴重。 可惜香港的反對派及年輕人看不到這些惡果,因為對中國不滿而不惜傷害香港,為了洩私怨而着眼制裁,摧毀「一國兩制」,攬炒自己的家,令人痛心。
為何政府不能特赦(二)  
  文章     2019 年 12 月 1 日
早前提及江樂士因恐引起法律問題,而反對政府行使特赦權。除此以外,他也認為行政長官介入警方調查是不恰當的。《警隊條例》賦予警方調查罪案和執法的權利,並要求警方依法執行任務。若行政長官忽然指示警方中止執法,是讓他們放棄法定職責,模糊他們的立場,讓警方處於曖昧的位置,更會讓警隊士氣大減。 論及此處,我不禁想起《左傳》裏「晉敗秦師於殽」的故事。晉人在運送晉文公的靈柩途中,靈柩傳來牛叫一般的聲音。卜偃認為這是晉文公發布的軍事命令,預示將有西方(秦國)的軍隊越過國境。到時出兵攔擊他們,必能獲勝。一切如卜偃所料,由大將先軫率領的晉軍在殽山擊潰秦軍,並擒獲三名大將。此時,晉襄公的母親文嬴,一位從秦國嫁到晉國的公主,聞得娘家大將被擒,趕忙向襄公求情,希望可以赦免他們。襄公於是便把他們釋放了。 先軫的話讓我印象深刻:「將士們花盡力氣才能擒拿他們,現在卻僅憑一個婦人之言釋放他們。如此便葬送了我方的戰果,助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晉不久便要亡國了!」 曾先生的「特赦方案」中提到不能釋放「罪行嚴重,導致任何人身體受嚴重傷害」的被捕人士,但其餘罪行較輕的可考慮赦免。這是不公平的。事實上,以何準則和因素衡量及判定「罪行較輕」,因人而異,不循法律卻單憑個人意志的考慮,恐怕會讓人作出任意和不正規(arbitrary)的裁決,違背法治精神。雖然我很同情年紀較輕的被捕人士,但我更希望通過是次事件讓他們知道尊重法治精神的重要性。 容我重申,警隊的責任是拘捕罪犯和依法執行任務。若赦免被捕人士,除浪費警方辛苦蒐集的罪證,打擊警隊士氣外,也會向社會傳遞錯誤的信息,甚至放虎歸山,後患無窮。
為何政府不能特赦(二)  
  文章     2019 年 12 月 1 日
早前提及江樂士因恐引起法律問題,而反對政府行使特赦權。除此以外,他也認為行政長官介入警方調查是不恰當的。《警隊條例》賦予警方調查罪案和執法的權利,並要求警方依法執行任務。若行政長官忽然指示警方中止執法,是讓他們放棄法定職責,模糊他們的立場,讓警方處於曖昧的位置,更會讓警隊士氣大減。 論及此處,我不禁想起《左傳》裏「晉敗秦師於殽」的故事。晉人在運送晉文公的靈柩途中,靈柩傳來牛叫一般的聲音。卜偃認為這是晉文公發布的軍事命令,預示將有西方(秦國)的軍隊越過國境。到時出兵攔擊他們,必能獲勝。一切如卜偃所料,由大將先軫率領的晉軍在殽山擊潰秦軍,並擒獲三名大將。此時,晉襄公的母親文嬴,一位從秦國嫁到晉國的公主,聞得娘家大將被擒,趕忙向襄公求情,希望可以赦免他們。襄公於是便把他們釋放了。 先軫的話讓我印象深刻:「將士們花盡力氣才能擒拿他們,現在卻僅憑一個婦人之言釋放他們。如此便葬送了我方的戰果,助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晉不久便要亡國了!」 曾先生的「特赦方案」中提到不能釋放「罪行嚴重,導致任何人身體受嚴重傷害」的被捕人士,但其餘罪行較輕的可考慮赦免。這是不公平的。事實上,以何準則和因素衡量及判定「罪行較輕」,因人而異,不循法律卻單憑個人意志的考慮,恐怕會讓人作出任意和不正規(arbitrary)的裁決,違背法治精神。雖然我很同情年紀較輕的被捕人士,但我更希望通過是次事件讓他們知道尊重法治精神的重要性。 容我重申,警隊的責任是拘捕罪犯和依法執行任務。若赦免被捕人士,除浪費警方辛苦蒐集的罪證,打擊警隊士氣外,也會向社會傳遞錯誤的信息,甚至放虎歸山,後患無窮。
大學校長能保護全體學生嗎?  
  文章     2019 年 11 月 25 日
奉行民主制度的西方國家,會確保少數人的聲音及權利得到平衡及保障。以歐洲為例,議會選舉大多採用比例代表制,因此非主流種族、宗教及政見的代表,亦可以躋身議會,平衡多數人的聲音,保障弱勢的權益。美國的選舉雖然採用多數制,但總統選舉仍以選舉人票制度,避免人口多的州份直接影響選舉結果,因此近年出現多於一次有候選人取得較多票數卻未能贏得總統選舉的情况。這些考量是要防止多數人的暴政(tyranny of the majority)。約翰.史都華.彌爾(John Stuart Mill)指出,當多數人只顧自己利益而壓迫少數,這種情况與獨裁無異,反映民主制度實質上充滿矛盾。 現代社會中法律體制及代議政制的建立,是希望平衡不同人的權利,若以為人多勢眾便代表正義,絕對是與民主精神相違背。香港這幾個月來,持相反意見者互相「私了」,有暴徒向不同意見者淋潑易燃液體後點火。這些情緒及行為更蔓延至大學校園,有傳內地生在大學內遭欺凌,有科大內地生遭「私了」。在中大二號橋一役,內地生無法安全離開校園,最後需由水警協助撤走。種種迹象反映,暴徒的行為已經是反民主,甚至是獨裁,更掉進湯瑪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利維坦》(Leviathan)一書中,當失去社會秩序,人性顯露最醜惡一面的陷阱。 從中大和理大遭佔據及與警察展開「連場激戰」看,大學由文明標誌演變成暴力象徵,非常可悲。大學校長本有責任實踐民主精神,以身作則,在危機中堅定守護文明社會的底線,保護全體學生,包括內地生、海外生、少數族裔學生等。可是從最近的事件來看,校長處理失當,任由極端主義在校園蔓延,顧此失彼,無法保護屬於少數的學生,相信會讓全球學者及人才對香港的大學卻步。現時香港的大學大部分優才和研究生均來自內地,若缺乏優秀學生,大學排名神話也會隨之破滅。

關於葉劉淑儀

葉劉淑儀於1975年至2003年在香港政府服務,期間曾於多個不同範疇工作,包括在地區層面推行政府民主化、國際工貿及保安。她是首名獲委任出掌紀律部隊(入境事務處)的女性(1996-1998),亦是首名女性保安局局長(1998-2003)。
她於2008年參選立法會議員(香港島)成功當選,一直連任至今,並曾任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現為新民黨及匯賢智庫主席、海上絲綢之路協會聯席主席。


Copyrights Regina. All Right Reserved.

聯絡我們

香港中區立法會道一號立法會綜合大樓804室
2537 3267 / 2537 3265
2810 0358
地區辦事處及更多資訊

網頁導航

首頁

認識葉劉淑儀

文章

立法會事務

影片集

職位空缺

聯絡我們

新民黨網站

容海恩網站

陳家珮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