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認識葉劉淑儀
政綱
文章
立法會事務
影片集
職位空缺
聯絡我們
新民黨網站
容海恩網站
黎棟國網站
陳家珮網站
  • 影片集
咖啡小店的經營之道  
  影片集     2020 年 4 月 24 日
早前我去到一間位於上環的咖啡小店,與老闆廖添誠(Marcus)分享經營之道。據 Marcus表示,這家咖啡店已開業七年,為了要從香港眾多咖啡連鎖店之中突圍而出,他選擇以空間、寧靜作為賣點。因他發現一般咖啡連鎖店的座位比較窄,私人空間不足,所以他這家店的座位比較寬敞,也避免擺放一排一排的座位。我到訪時,也的確感到環境比較清靜,也沒有侷促的感覺,難怪這店雖位置較為偏僻,仍然能維持下去。受疫情影響,他表示目前生意大約少了一半。幸好有政府推出「防疫抗疫基金」的八萬元資助,經營壓力稍得紓緩。 眾所周知,很多世界級飲食集團都在香港經營,但香港人憑著靈活變通、更熟悉本地巿場,總能開闢新路,創出成果。目前香港經濟因疫情大受影響,但我相信香港人憑著這股創新的精神,定能重新出發。
預祝各位DSE考生成績美滿  
  影片集     2020 年 4 月 17 日
日前教育局宣布,除非疫情轉趨嚴峻,中學文憑試(DSE)將如期於本月廿四日開考。很多應屆考生告訴我,因一直未知考試安排,感到十分徬徨不安。現在教育局終於正式宣布開考,相信大家都會既緊張又踏實,可以發揮多年所學,為未來學習及事業向前邁進。 我在此預祝各位考生成績美滿。
呼籲盡快通過基金撥款  
  影片集     2020 年 4 月 16 日
上星期,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布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協助不同行業紓困。自消息公布後,外間反應十分正面,並表示在現今疫情下,這筆資助可謂一陣及時雨,有助減輕經營壓力。故此大家得悉後,第一個反應大多是「要快」。 明天(本周五),政府將就此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撥款。根據上次通過第一輪防疫抗疫基金撥款的經驗,反對派議員於會上依然不停拉布,並大量增加臨時動議。事後甚至斷章取義,指建制派議員否決向巿民派發一萬元的動議,但其實建制派只希望撥款能盡快通過,及時惠及巿民。而在數日後發表的《財政預算案2020》內,財政司長陳茂波亦宣布派一萬元,可見反對派議員當時實在是為拉布而拉布。 我明白,身為代議士,有責任為巿民爭取權益,於會上發問亦理所當然。雖然這兩次撥款資助仍有漏網之魚,但其實往後亦可以繼續修補。故此我呼籲各位議員盡快通過今次撥款,急巿民所急才是我們的最大任務。
反駁歐耀佳醫生不實回應(三):保護香港醫療系統 趕走害群之馬  
  影片集     2020 年 4 月 10 日
上星期,有份參加「醫管局員工陣線」發起醫護罷工的歐耀佳醫生,向傳媒表示沒有病人因今次罷工而受影響,更指:「有人因此受損全是廢話。」 當然歐醫生的說法非常誤導,雖然他表示,曾向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醫生查詢,但就如今次受訪的趙先生所指,他這說法到底有沒有數據支持?例如在二月三日至七日罷工期間,到底有多少手術被延誤而需改期?有多少病人的覆診需要推遲? 事實上,今次受訪的趙先生,正正是因為醫護罷工令手術取消,需重新排期至三個多月後。後來經新民黨轉介,終於在上月底接受手術。誠如他所說,香港的醫療系統一向非常優秀,特別在疫情之下,醫護人員奮力對抗,實在令人專敬。而這正是我非常著緊的原因,擔心這優良體系會被毒瘤破壞。 故此,我再次呼籲醫管局需對罷工醫護人員進行紀律處分,還受影響病人一個公道。
反駁歐耀佳醫生不實回應(二):罷工醫護應受紀律處分  
  影片集     2020 年 4 月 8 日
在今天立法會財委會特別會議上,我要求醫管局交代如何處理早前參與罷工的醫護人員,並指出如不向相關人等採取紀律處分,將縱容醫護人員日後可以再發動罷工。 為什麼我會如此著緊呢?原因是新民黨的而且確接收到巿民受醫護罷工影響的個案,情況令人髮指。例如今次這位林麗璇女士,正是因醫護罷工而令視力無法恢復,恐成終身殘障。 林女士原定於二月四日在屯門醫院接受視網膜修補手術,但於手術當天早上,醫生告訴她因醫護罷工,手術將取消,需要重新排期。要知道視網膜修補手術是刻不容緩,需及時處理,手術延期必定會對她的視力有負面影響。雖然經新民黨為她爭取,要求醫管局盡快為她進行手術,但已無法搶救她已失去的視力,更連累她無法工作,生活直接受到影響。 她更表示,不想再看到醫護人員再次發動罷工,出現更多像她一樣的受害者。我除了十分同情她外,亦非常同意她的說法。所以我在今早的會議上,直接批評這群將政治問題凌駕於市民健康的醫護人員,並建議曾罷工但未取得專科資格的醫生,日後不應獲醫委會發專業資格。 醫護人員是我們生命的最大保障,應該視市民健康重於一切。在外國部分疫情嚴重的國家,醫療保護裝備不足,但醫護人員依然奮力照顧病人,沒有罷工。我相信大部分市民都會同意,這才醫護人員的天職!
反駁歐耀佳醫生不實回應(一):永久失去視力的黃女士  
  影片集     2020 年 4 月 6 日
今年二月三日至七日,「醫管局員工陣線」發起醫護罷工,令醫療服務大受影響。當時新民黨接到廿六宗求助個案,部分已即時作出跟進,例如要求醫管局盡快安排受影響病人入院、聯絡社會褔利署及安排義工提供協助等。  不過,有份參加罷工的歐耀佳醫生,卻在一個傳媒訪問上表示,今次罷工並沒有影響醫療服務,更指:「有人因此受損全是廢話。」並要求受影響的病人與他對質。他更表示,曾向新民黨求助的病人及家屬全都沒有出來,反指我們的求助個案不實。 為了反駁歐耀佳醫生不實且不負責任的說法,其中三位苦主親自來到新民黨向我反映不滿。第一位黃彩珍女士原定於二月四日入院接受右眼眼角膜修補手術,但因醫護罷工,她於當天被告之手術取消,需重新排期。後來經新民黨轉介,她於二月十八日重新入院進行手術,但當時醫生說她治療的黃金時間已過,故此即使手術成功,她的右眼亦將完全喪失視力。現在她表示右眼完全看不到光,灰朦朦一片,恐怕會終身殘障。 就如黃女士所言,她的右眼正是反駁歐耀佳醫生說法的活生生證明。因失去視力,令她無法工作,生活陷入困境,她更不諱言曾有輕生的念頭,我除了從旁安慰之外,亦只能盡力協助。新民黨已協助她到法律援助署入紙申請,除要求賠償外,更重要是還她一個公道。
從宏觀措施幫助市民  
  影片集     2020 年 4 月 3 日
昨日政府表示將推出涉及數百億的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預計會令更多行業受惠。但我認為,政府財力始終有限,不可能毫無止境地大灑金錢。故此我認為政府應該從更宏觀的措施去幫助市民。我的建議包括: 另外,我建議行政長官以及其他問責官員帶頭減薪,並建議非政府公營機構包括機管局、金管局、貿發局、生產力促進局及港鐵等高層自動減薪,一來可表示與市民同甘共苦,另外非政府公營機構亦可因此減少營運支出,降低收費,令整個社會的負擔可以減少。 我已向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提交建議,希望獲得政府採納。
走訪圍村及南區派發物資 向長者送上關懷  
  影片集,抗疫物資派發資訊     2020 年 2 月 29 日
新冠肺炎疫情至今仍未遏止,香港的情況仍然嚴峻,我亦趁今天週末再到各區派發抗疫物資。第一站先與黨友 容海恩 Eunice Yung 及潘國山到沙田田心村,與 Save Hk 發起人 Adrian 一起派發漂白水及口罩。Adrian表示準備了漂白水分發予村民,大約280人受惠;此外他們亦預備了大約 2,000個口罩派發給村民。其實是次疫情中部分圍村的公共衛生似乎已被遺忘,這次我們與Save HK成員來到圍村派發抗疫物資,就是希望村民知道,他們不是被遺忘的一群,社會上仍有人關心他們。 現時仍有不少長者每天早上要排隊購買口罩,實在令人於心不忍。因此完成田心村派發物資後,我便來到港島南區鴨脷洲西邨,與黨友 陳家珮 Judy Chan、立法會議員張國鈞及郭偉強,以及南區區議員林玉珍參加「港島抗疫聯動」活動,派發口罩予南區的長者們。他們上前領取口罩期間,部分人更駐足與我聊天,並紛紛送上支持;雖然每人獲取口罩數量不多,但看見他們獲得口罩時開懷的表情,令我十分感動,在此再次感謝香港南區各界聯會贊助這批口罩,以解長者們燃眉之急。 未來日子我會與新民黨一眾成員繼續走訪各區,派發物資予有需要的機構及市民,一如「港島抗疫聯動」的宗旨:「攜手抗疫,護港安民」。
向捐贈物資的善長致謝 (全港多區)  
  影片集,抗疫物資派發資訊     2020 年 3 月 1 日
今日,新民黨仝人繼續出發,到全港各區派發口罩及消毒用品。今早我便去到海怡半島,聯同陳家珮及港島抗疫聯動的義工一起派發抗疫物資,包括口罩及消毒啫喱,合共一千份,反應非常熱烈。排頭位的街坊告訴我,他們早在清晨六時許便開始排隊,我去到的時候,人龍已經排了一整圈,幸好大約四十五分鐘便派完,之前曾向陳家珮登記的居民亦已全部領取,可說是順利完成。 現場亦有街坊問有沒有兒童口罩派發,陳家珮早前亦派過一次,但因為數量不多,無法滿足街坊的需求。雖然現在學生不用上課,但相信到復活節假期後,學校復課,兒童口罩的需求會大增。新民黨會加快收集兒童口罩的工作,若有進一步消息,陳家珮將盡快通知各位街坊。 最後,我要再一次向各位捐贈抗疫物資的善長及有心人致謝。雖然各位並不在場,但每次我們向市民轉贈你們的物資,每位都流露感謝的笑容。香港有你們支持,實是市民之褔。
探訪劏房戶 了解基層困苦 (深水埗)  
  影片集,抗疫物資派發資訊     2020 年 2 月 25 日
繼日前走遍多區派發抗疫物資後,今日我與黨友容海恩、社區發展主劉文杰及孔永業再到深水埗探訪弱勢社群。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多年來協助很多劏房戶及新來港人士,據知他們長期聯絡接近一萬戶弱勢人士,早前我詢問她們的抗疫物資是否十分短缺?他們表示正急需口罩等抗疫物資,因此今天我們先贈送一萬個口罩以及大批酒精搓手液到該協會位於深水埗的總部,並在幹事施麗珊小姐引領下,親身探訪該區的劏房戶。 相信大家知道劏房戶環境惡劣。廚廁共用、一個劏房共住多戶人家、通風系統欠佳以及大廈內外堆積垃圾等情況常見;雖然空間狹小,但現時劏房租金亦接近二千元,廚廁共用的劏房租金則更高,有小孩的住戶,更面臨隨時被趕走的風險。 施小姐告知現時劏房租戶絕大多數是來自本地的獨居人士,當中不乏長期輪侯公屋、久久未能上樓的長者。她指出近年輪侯公屋時間愈來愈長,希望政府認真檢討房屋政策,除了實施租務管制,將劏房租金加幅限於合理水平外,亦應該增加房屋供應,減低這些長者輪侯公屋之苦;即使興建過渡性房屋增加的數量有限,但少量總比完全沒有好。其實此建議我早於2016年12月已提出,希望政府能早日接納,以解決現今社會部分住屋問題。 我們探訪的劏房戶當中不乏有小朋友的家庭。他們的生活空間非常狹小,有些更是數名小朋友共住同一張床上,這對他們成長以及身心健康均有很大影響。特別是他們最近因受疫情影響而停課,每天只能待在家中進行網上學習,部分小朋友因缺乏兒童口罩不敢外出,故此已連續二十多天沒有出門,在家十分鬱悶,我看見其苦況亦感到十分難過。因此我們送上八盒兒童口罩予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希望幫到有需要的小朋友,協會成員笑說我們已是送贈兒童口罩的「大戶」了。 探訪完畢後,我們在深水埗街頭遇上不少街坊大吐苦水。他們表示疫情影響下經濟已接近停擺,市道慘淡,如今他們已成失業人士,可說是手停口停,生活非常困苦。因此紛紛盼望明天公布的財政預算案會全民派錢,協助他們渡過難關。我表示金額是否能滿足全港市民不得而知,但相信預算案派發現金有望,希望他們明天收到好消息吧。

關於葉劉淑儀

葉劉淑儀於1975年至2003年在香港政府服務,期間曾於多個不同範疇工作,包括在地區層面推行政府民主化、國際工貿及保安。她是首名獲委任出掌紀律部隊(入境事務處)的女性(1996-1998),亦是首名女性保安局局長(1998-2003)。
她於2008年參選立法會議員(香港島)成功當選,一直連任至今,並曾任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現為新民黨及匯賢智庫主席、海上絲綢之路協會聯席主席。


Copyrights Regina. All Right Reserved.

聯絡我們

香港中區立法會道一號立法會綜合大樓804室
2537 3267 / 2537 3265
2810 0358
地區辦事處及更多資訊

網頁導航

首頁

認識葉劉淑儀

政綱

文章

立法會事務

影片集

職位空缺

聯絡我們

新民黨網站

容海恩網站

黎棟國網站

陳家珮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