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民黨 提交 2022-23年度《財政預算案》建議
新聞稿,焦點
2022 年 1 月 17 日
政府正就2022-23年度《財政預算案》進行公眾諮詢。新民黨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女士、黎棟國先生、容海恩女士、陳家珮女士,與李梓敬先生,今天(17日)透過視像會議,向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提交財政預算案建議(建議書詳見附件),共有廿一項建議,促請政府在目前疫情影響及經常性開支持續增加的情況下,採開源節流措施,協助支援受疫情影響的行業、大灣區發展、關顧基層、中產,並推行家庭友善等政策。
新民黨主席暨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女士,與立法會議員李梓敬先生,於會議後會見傳媒,分享新民黨提交的財政預算案建議。
新民黨主席暨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女士稱:「今天新民黨五位成員,與本黨的中央委員葉慶寧先生,今天與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就財政預算案建議討論了一個小時,內容很廣泛,我先介紹我們對香港經濟宏觀的看法。」
政府公共財政面對挑戰 宜審慎理財
葉太稱:「首先,我們很關注公共財政管理的策略。現時我們看到三大挑戰,令人擔心,包括近年赤字越來越大,擔心長遠有結構性赤字,違反《基本法》要求。」
「第二,雖然政府官員表示因賣地成績好,受惠補地價收益,今年赤字將大幅度減少,但稅收若過度依賴地產收入,屬不健康現象。政府的地價收入佔政府收入總額由97-98年15.9%,升至2021-22年估計達25%,變成『地產經濟』,顯示政府經濟轉型失敗,雖然政府近年投放很多資源在科技創新,但暫時未見有效擴闊經濟或增加收益。」
「第三項挑戰,是政府經常性開支急劇大升,特別在福利方面,本屆政府上台後,四個年度的福利開支增幅,已增加近62%,醫療開支增加超過28%,教育開支增加逾25%,三項經常性開支急升,導致經常性開支赤字擴大,令人擔心,我們已向財政司司長表達我們的憂慮。」
開源節流 促增博彩稅
葉太表示:「為應對三大政府財政挑戰,就須開源與節流。節流方面,就是重申我們去年的倡議,建議政府基本經營開支再壓縮1%。」
「開源方面,就是透過加稅,但對市民不帶來痛苦。去年我們建議增加股票買賣印花稅,當然引起業界反對,但已經比較不會引起廣泛市民痛苦的稅項。我們重申去年的建議,要求加博彩稅。」她建議應大幅增加足球博彩稅率至80%,增幅為30%;賽馬博彩稅率則建議加至75%至80%,增幅為2.5%至5%。
葉太解釋:「疫情下賽馬會在2021年博彩及獎券收入純利及佣金達144億元,其中賽馬收益達49億元,與03至04年比較,增幅有42%;足球博彩收益達92億元,由03至04年以來增加4.6倍。足球博彩純利最高,只需請精算師計算賠率,賽馬項目則有相當開支。」
「過往我們曾與馬會討論過加稅問題,馬會當然不希望加稅,因香港的博彩稅率比其他地方為高,但香港與英國、澳洲等地比較,香港賽馬會有壟斷經營的情況,馬會的主業是賽馬,政府可開放其他機構經營足球或其他博彩也可以。」
防疫抗疫支援
葉太又在會議上,向財政司司長要求增加防疫抗疫的支援。「對於防疫抗疫,很高興政府反應迅速,上周特首已推出防疫抗疫基金5.0,但措施遺漏自僱人士與零散工,如政府認可處所的很多表演人士、自由音樂人、攝影師、打燈師、舞蹈、歌唱表演者等零散工,他們都受到抗疫措施影響,政府應向這些受影響人士,發放$7,500津貼。」
郵輪業支援
葉太又代新民黨中央委員葉慶寧先生提出支援郵輪業措施。「對於旅遊,政府支援措施到位,唯一政府完全忽略是郵輪業。郵輪業非常重要,因為我們花了60至70億元發展啟德郵輪碼頭,營運公司很努力招攬郵輪公司提供服務,有數間公司以香港為母港,有兩間公司在港辦本地遊,很受歡迎,為旅遊界帶來收益,保持郵輪公司以香港為母港,也舒緩很多家庭不能外訪的壓力,提升香港市民精神健康。」
「但因為疫情,停止本地公海遊及本地遊,有一間郵輪公司已負債纍纍,另一間打算搬去新加坡,放棄以香港為母港。我們建議政府應盡快表態挽留這些郵輪公司留在香港,仿傚旅發局補貼『宅度假』客戶每位$500的做法,補貼光顧公海遊的市民每位$1,000,讓郵輪公司渡過難關,支援措施有助給予香港政府挽留的訊號,維持郵輪業母港的地位。」
「另外,政府雖向跨境的運輸工具車主發放數萬元補貼,本地旅遊車也需要補貼,政府有本地遊,但數量較少,本地旅遊車車主已兩年沒有生意,要給保險、維修費,很需要幫助。建議政府提供每架車$30,000補助。對於中小企融資壓力,我們支持繼續還息不還本政策安排。」
關顧基層 支援中產
新民黨立法會議員李梓敬先生則提出多項有關基層及中產人士的支援措施:「今天見財政司司長,我們提出關顧基層、中產,及家庭友善的訴求。關顧基層人士方面,我們建議擴大長者牙科服務。現行關愛基金,有長者牙科服務資助,為基層長者提供補假牙,但收到很多長者反映,措施不夠理想,應及早做牙齒保健,建議擴大資助範圍,至洗牙及補牙等早期口腔護理服務,讓合資格年齡下降至60歲或以上。」
「另外我們又提出加強基層支援的外展服務,因為基層家庭居住地方狹小,缺乏社區支援,全港有七支家庭支援隊,由非政府組織提供服務,政府無法掌握基層人士需要,建議增加基層外展支援服務,為基層家庭提供適切協助。」
另外,李梓敬先生又促請加強無法律代表訴訟人的支援、加強社區中醫服務;針對中產人士,要求增設外傭稅務寬免,加入扣稅項目最高限額為$55,000;檢視住宅物業差餉寬免機制,引入物業數目上限;為小業主提供大廈管理支援服務。
針對家庭友善措施,他要求政府向新生嬰兒父母派發$20,000現金資助;加強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提高服務獎勵金;協助基層家長,為他們提供津貼使用私營幼兒中心;設立社區家庭調解中心;改善兒童牙科服務等。
葉太最後補充,今天會議上,容海恩議員向財政司司長提出要求協助香港專業人士,在大灣區發展,希望建立粵港澳大灣區中小企平台,多設實體辦事處協助專業人士及中小企在大灣區發展。
不贊成再推電子消費券
對於消費券措施,新民黨今年沒有提出增加電子消費券。葉太解釋,新民黨早年已提出消費券,很高興政府去年推出電子消費券,但因面對財政儲備下跌,加上疫情反覆,需要預留儲備幫助受疫情嚴重打擊的人士, 因此不贊成現階段再推電子消費券。
她又解釋,電子消費券涉及數百億元開支及行政費用,對經濟提振有限。而政府首次推出電子消費券,社會氣氛利好,但第二次再推出,估計效益較低。加上八達通及電子交易平台、與零售及飲食業最受益,但對其他行業受惠有限,估計通關後,零售及飲食業能迅速回復,消費增加。所以有關措施需審慎考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