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認識葉劉淑儀
政綱
文章
立法會事務
影片集
職位空缺
聯絡我們
新民黨網站
容海恩網站
黎棟國網站
陳家珮網站
  • 新聞稿,焦點
新民黨 會見 行政長官當選人李家超先生  
  新聞稿,焦點     2022 年 5 月 19 日
新民黨主席暨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女士、常務副主席暨立法會議員黎棟國先生、副主席暨立法會議員容海恩女士、副主席潘國山先生、立法會議員陳家珮女士、立法會議員李梓敬先生,與新民黨多位成員共廿八人(出席名單下段詳列),今天(19日)下午與行政長官當選人李家超先生會面,就新一屆特區政府的施政方針提出四大範疇建議。 會議後新民黨多位成員於候任行政長官辦公室位於的入境事務大樓地下會見傳媒。新民黨主席暨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女士表示:「今天很高興行政長官當選人李家超先生抽空見新民黨仝人,我們共有廿八位成員出席,包括新民黨主席團、執委、中委與社區發展主任。行政長官當選人李家超先生向我們解釋政府架構改組的必要性,我們也趁此機會向他提出四個主要問題。」 加強地區建設與統籌工作 葉太稱:「四個我們關注議題,首先包括地區行政,如何加強地區統籌工作,讓地區服務做得更好。我們的副主席潘國山先生對行政長官提出的十八區關愛隊表示支持。」 葉太引述行政長官當選人表示,未來政府會多走進社區,接觸市民,李家超先生的政綱有十八區關愛隊,葉太、潘國山副主席與新民黨各社區發展主任都會經常接觸市民,了解到民間有眾多力量,特別是青年人,葉太與新民黨各人均認為關愛隊應該動員更多青年人與政府未來加強各方面協作。 防疫抗疫 絕不鬆懈 另外,新民黨今天也在會議中分享地區的抗疫工作,青委會副主席張柏源先生觀察到有些問題可以怎樣處理得更好,向行政長官當選人李家超先生分享地區抗疫經驗。 加強金融創新 葉太也稱,「今天我們有與會的金融界代表——中委羅卓堅先生,向李家超先生提出金融方面的意見,例如協助中小企融資、創業板改革、虛擬資產與數字貨幣發展等。」 關注旅遊發展 另外,代表旅遊業的新民黨中委葉慶寧先生,今天也向李家超先生反映很多旅遊業發展的意見,特別是公海遊與航班熔斷機制等。「感謝行政長官當選人與我們有很坦誠的交流,他的態度很謙和,樂於聆聽意見,令我們有愉快的交流。」葉太總結。 新民黨常務副主席暨立法會議員黎棟國先生稱:「今天會面主要討論四個範疇,行政長官當選人非常仔細聽了我們的講述,就我們提出的意見,作出良好的回應。我們對此表示高興。期望新一屆政府能夠與地區團體大家共同努力,共同建設更美好的香港。」 他又稱,受會議時間所限,今天主要與特首當選人討論四大範疇,未來會與新一屆政府加強溝通,就香港未來更多社會關注議題,與政府建立更暢通的溝通渠道,表達民意。 新民黨副主席暨立法會議員容海恩女士說:「感謝行政長官當選人細心聆聽地區的聲音,尤其承諾建立十八區關愛隊。我們分享到地區組織如何協助政府施政,讓民生措施得以落實,這是十分重要,做到以民為本。我們希望與行政長官當選人與新一屆政府各部門緊密合作,令到市民有幸福感與獲得感。」 新民黨副主席潘國山先生表示:「很高興見到行政長官當選人比較貼地,了解到我們地區基層服務的團隊工作,希望以後政府施政更加有效,落到實處,實實在在讓市民受惠。我們期望地區服務的團隊,與政府有良性的合作,令市民有獲得感。」 出席今天會議的新民黨主要人士包括:主席葉劉淑儀女士、常務副主席黎棟國先生、副主席容海恩女士、副主席潘國山先生、執委陳家珮女士、中委李梓敬先生、執委譚榮邦先生、執委曾向群先生、政策顧問王瑤琦女士、中委蘇炤成先生、執委甘文鋒先生、中委傅曉琳女士、中委葉慶寧先生、中委王家揚先生、中委羅卓堅先生、中委詹美清女士、中委暨青委會主席劉文杰先生、中委何敬康先生、中委廖添誠先生、社區發展主任姚嘉俊先生、青委會副主席張柏源先生、青委會副主席崔添偉先生、社區發展主任林梓鴻先生、社區發展主任郭浩景先生,及社區發展主任林宇星先生等。
新民黨 支持行政長官候選人李家超先生政綱  
  新聞稿     2022 年 4 月 29 日
今天(29日)早上,第六屆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李家超先生公布政綱,新民黨表示支持,特別是其四大綱領──「強化政府治理能力,團結一致為民解困」、「精簡程序多管齊下,提供更多安居之所」、「全面提升競爭實力,創造持續發展空間」、「同建關愛共融社會,增加青年上流機會」,新民黨認為切合香港目前局面。 事實上,香港目前正面對百年未見之大變局,世界局勢嚴峻,內在隱患並未全面消除,維護國家安全為重中之重,新民黨堅定支持新一屆特區政府落實《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讓香港履行其憲制責任,為保障國家安全出一分力;同時盡快實行特區政府重組架構,增強治理能力。 第二,新民黨素來非常重視政策研究工作,認為充足而具深度的政策研究是提倡及推動優良政策的基礎,對於李家超先生認同需強化特區政府的政策研究工作,新民黨感到欣喜。新民黨建議重設中央政策組,為特區政府重置「大腦」,至為重要。 第三,新民黨亦認同李家超先生所指,香港過去三年的政治震盪及疫情磨難,反映設立危急應變機制的重要性,新民黨期望新一屆政府能汲取教訓,對於香港有可能面對的各類危機,做好風險評估,提高安全系數,並且能提升公務員隊伍以至整個社會的動員能力,共同面對困難,化解危機。 第四,土地房屋供應嚴重不足,公屋輪候時間近六年,大量市民擠住劏房等等,是香港一直面對的老大難問題,新民黨喜見李家超先生提出設立「公屋提前上樓計劃」、「公營房屋項目行動工作組」及「土地房屋供應統籌組」等等,期望各項計劃能達到李家超先生所說「提速、提效、提量」的目標,讓港人安居樂業。 至於創科、安老、醫療、教育、青年等等其他範疇,新民黨期望李家超先生逐步提出更具體的政策內容及推進方向,新民黨將積極與李家超先生交流,提出切實可行的倡議,成就新一屆特區政府「會做事、做成事」,讓香港重新出發。
新民黨 回應2022-23年度《財政預算案》  
  新聞稿,焦點     2022 年 2 月 23 日
新民黨 回應2022-23年度《財政預算案》 財政司司長今天(23日)發布2022至23年度《財政預算案》,新民黨認為預算案整體方向正確,在疫情嚴峻時為市民提供支援,但部分支援中產與中小企措施欠缺力度與細節不足,希望提供更全面關顧。新民黨對於最新財政預算案的回應,請參閱附件。 新民黨主席暨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表示:「最新財政預算案方向正確,我們支持政府動用所有資源與力量抗疫。正如預算案開首已提出撥出資源予醫管局、衞生與參加抗疫部門。另外也有措施幫助市民及中小企,我們對此表示支持。」 消費券 「對於派發消費券,政府將為每位18歲以上香港市民派發一萬元消費券,對此我無意見,但現階段我認為派發現金更好,因為推出的一次性就業支援,要到3月中才開始申請,加上社交距離措施需延長至4月20日,期間很多基層市民失業或入息大減,更需要現金補助,如給消息券會局限他們花費在零售或飲食方面,最得益是電子消費平台,因此我認為現階段派發一萬元現金給市民會更理想。」葉太補充。 新民黨副主席暨立法會議員容海恩認為消費券受惠人士年齡應放寬:「政府不應只派發消費券予18歲以上人士,應放寬至18歲以下香港居民,尤其很多家庭有子女,所獲津貼很少,家庭開支龐大,我們希望放寬予18歲以下人士也可得消費券,金額可適度調整,或由家長代領,提供更多彈性,讓更多人受惠。」 暫緩追討欠租 葉太關注財政司司長提出支援中小企的暫緩追討欠租的措施:「這項措施史無前例,未來會立法,禁止業主追討租戶欠租,為期最多6個月。外國如美國、英國、新加坡等已有實施,驅逐禁令(Eviction Ban),當經濟停頓時業主不可趕走租戶。但通常外國暫緩追討欠租的措施,會配合免租期(Rent Holiday)。」 「政府應考慮提供免租期,不收租,當處所暫停開放時,可考慮如經合組織做法,局限大企業,當營業額達到某水平,租戶如港鐵、領展等,可予租戶免租期,無須交租。預算案提出暫緩業主追討商戶欠租3個月,或再延長至6個月後,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或微企,生意因疫情大幅下跌,問題是他們如何在3個月或6個月可交回欠下的租金呢?政府需要處理。希望政府盡快就修例提供更多細節。」葉太補充。 新民黨常務副主席暨立法會議員黎棟國也認同葉太看法,他認為現時租戶水深火熱,政府要待幾個月開始向立法會審議修例,業主不准追收租戶欠租,無助商戶解決目前困境。 住宅物業引入累進差餉制度 葉太又認同財政司司長提出改善差餉制度,未來將就住宅物業引入累進差餉制度,按住宅物業的應課差餉的租值金額,累進徵收差餉,能者多付。「有關措施符合公平分配原則,差餉物業多,應多交稅項,我們對措施表示支持。」 住宅租金開支扣除 對於財政司司長設立住宅租金開支扣除,以減輕並沒持有任何住宅物業的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納稅人租住私人物業的負擔,每個課稅年度的扣除上限為十萬元。容海恩議員表示:「新民黨由18年開始爭取,今次成功爭取。希望措施惠及中產。有市民反映有面積較細的物業,租金價值比租金收入貴,未必受惠上限十萬元退稅,希望措施也可讓他們受惠。」 差餉及薪俸稅 新民黨立法會議員李梓敬表示:「就今次預算案,我們認同整體方向正確,也整體滿意。但對於物業差餉寬減,以一千五百元為上限,第三至四季,上限為一千元,金額不足,因很多中產為退休人士,差餉是他們比較大的生活開支。至於薪俸稅上限為一萬元,也是偏低,希望增加上限,回應中產訴求。」 創造職位 新民黨常務副主席暨立法會議員黎棟國表示:「對於疫情下,政府對失業人士作支援,增加三萬個有時限職位,但對於上一輪增加六萬個短期職位,進度只四萬五千個職位已入職,上一輪未做完,現在加三萬個職位,懇請政府加快進度,及提高職位針對性,因目前很多人失業。」 旅遊業發展 黎棟國議員又關注政府預留十二億六千萬元支援及發展旅遊業,當中六億元將用作設立一個為期三年的「文化古蹟本地遊鼓勵計劃」:「涉及金額每年兩億元如何去運用?我懷疑香港人真的喜歡文化古蹟本地遊?計劃是否可發揮旅遊業帶來生氣的目標?反而很多人提到香港人喜歡公海遊,當疫情受控制後,是否應將部分撥去資助公海遊?至於預算案提到預留六千萬元培訓旅遊從業員我們表示贊成,不但可提升服務質素,也可增加業界收入。」 改善低窪地區抵禦能力 至於新民黨立法會議員陳家珮,則支持及感謝財政司司長改善低窪地區抵禦能力的措施:「感謝財政司司長回應地區訴求,將會申請八十四億元撥款,為二十六個高風險地區做改善工程。因早幾年氣候變化,風球對社區造成極大破壞,樂見司長回應我們的訴求。」 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 陳家珮議員又關注財政司司長在預算案提出關注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認為司長或因應童樂居事件,加強社區保姆的支援,不過她認為有關計劃的檢討期較長,明年年中完成,希望政府可加快檢討,及加強幼兒照顧服務。 促考慮外傭稅項寬免 陳家珮議員稱:「比較失望的是,財政司司長未有接納我們的建議,對中產提供支援,包括我們曾建議聘請外傭稅務扣稅,建議最高限額為55,000元可獲扣稅。我們會繼續爭取。尤其疫情期間,外傭僱主家庭開支百上加斤,希望財政司將來多考慮中產的訴求。」 公屋戶未有免租 令人失望 李梓敬議員則表示:「預算案,未有提出向公屋住戶提供免租安排,過往都有提供一至兩個月免租,惟今次未能回應公屋住戶訴求,我們覺得失望,尤其在疫情期間,公屋住戶防疫物資,佔他們日常開支較大比例,政府不能夠提供適切援助,回應公屋市民訴求,我們對此表示失望。」 ---------------------------------------------------------------------------------------------------------------------------------- 新民黨 2022-23年度財政預算案回應 就特區政府2022-23年度的財政預算案,新民黨認同財政司司長提出的方向全力抗擊疫情、為市民和中小企紓困及就疫後經濟恢復與投資未來做好部署。就此,我們有以下回應: 1.抗擊疫情—新民黨支持向食物及衞生局、衞生署、醫院管理局及食物環境衞生署等在前線抗疫的部門增撥資源,以加大檢測力度、增購疫苗、購買防疫抗疫物資及改善環境衞生,動員一切力量和資源去穩控疫情,上下一心,共同努力戰勝疫情。 2.為民紓困—我們認同為每名香港市民派發10,000元,但認為直接派發現金的做法較電子消費券更為靈活。受嚴格社交距離措施影響,不少基層面臨失業及收入減少,而相關措施最快到4月20日才有望解除,防疫抗疫基金6.0下的臨時失業支援預料到3月中才開始接受申請,受影響的低收入階層屆時已停工四個月,亟待現金援助。畢竟電子消費券用途始終局限於零售餐飲行業及八達通等個別支付平台,而只要能克服疫情,相信這些行業便能回復生氣,因此認為直接的現金支援效用更大,亦更為合適。 3.兒童抗疫津貼—現時電子消費券申請範圍只涵蓋18歲以上的合資格人士,變相遺漏了18歲以下兒童及青少年。然而疫情嚴峻,兒童留家抗疫,家長在防疫及支援網上學習相關的開支亦十分高昂,因此建議為未成年人士提供一次性最少5,000元津貼,減輕家長財政壓力。 4.向公屋戶派發抗疫津貼—第五波疫情嚴峻,多條公共屋邨出現大型爆發,多幢公屋需要圍封檢疫,相信與公屋居住環境及人口密集不無關係。公屋住戶多為基層弱勢,受疫情嚴重大擊,而今年財政預算案未有提供公屋免租等寬免,建議財政司司長為公屋戶派發抗疫特別津貼,補貼他們的抗疫開支。 5.支援中小企—新民黨早前已提倡參考美國及新加坡等地做法,引入措施禁止驅逐租客(Eviction Ban)。預算案提出在指定行業引入暫緩追討欠租,禁止業主對指定行業未能如期繳交租金的租戶,終止租約、服務或採取其他相關法律行動,但卻未有同步引入免收租金的安排。在六個月後中小企仍需面對繳交租金的困難,亦有可能與業主產生爭拗。新民黨認為應進一步就免收租金制訂細節,例如安排適用於盈利高於一定金額的大型企業,要求企業分擔應有的社會責任,並做好法例在六個月失效後的過渡安排。 6.支援旅遊業—我們贊成預算案撥出12億6千萬元支援深受打擊的旅遊業,但無法理解投放高達6億元於文化和古蹟旅遊的理據,並對深受市民歡迎又有助旅行社提高收入的郵輪公海遊零資助感到失望。我們要求當局為郵輪業界提供資助,鼓勵郵輪在疫情後復航。 7.減輕中產負擔—我們歡迎政府接納新民黨意見,引入最高十萬元的租金扣稅安排。同時考慮到外傭僱主近年非常折騰,各項聘請外傭的收費均有所上升,預訂檢疫酒店等開支不菲,因此我們繼續爭取將聘用外傭加入扣稅項目,最高限額為55,000 元,減輕中產家庭負擔。以全港現時約有35萬外傭推算,政府稅收減少應不多於32億元。 8.改善幼兒照顧—新民黨歡迎當局優化「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然而認為檢討期一年實在過長,特別是童樂居虐兒事件曝光後,對社區保姆的需求更為殷切,希望當局可盡快為招募及培訓社區保姆增加資源。 9.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我們認同推動未來經濟產業多元發展,並致力發揮香港「一國兩制」優勢,在國內國外雙循環格局發揮作用。我們支持從「未來基金」預留一千億元作推動北部都會區發展之用。但我們認為,北部都會區應採用「公私合營」模式發展,好處不單在於減輕融資壓力,同時透過引入私營企業管理模式,更好管控減少超支及延誤等風險,並提高發展效率。 10.推動創科發展—對於預算案提出一系列支持創科的發展,包括加強金融科技、成立「數字化經濟發展委員會」及推動「生命健康」科研等,我們表示支持。特別認同預留六億元推動政府運作數碼化,希望對公私營界別加強科技應用起帶頭作用。 11.拓寬稅基—新民黨理解在本屆政府任期內難以進行大規模稅制改革,然而,上個年度原本預算有千億元的赤字,結果因賣地收入遠高於預期而錄得189億元盈餘,反映本港依賴地價收入,仍處於地產經濟的階段。本年度財政預算案引入累進差餉制度,為稅制調整帶來小量轉變。而隨著香港跟隨國際步伐,落實以應對侵蝕稅基及轉移利潤的行為(簡稱「BEPS 2.0」),逐步落實重新分配的措施,方向符合習近平主席提出「三次分配」機制中的「第二次分配」,由政府通過稅收等進行再分配。 ​
新民黨 回應特區政府全民強制檢測計劃  
  新聞稿,焦點     2022 年 2 月 22 日
在面對傳播力驚人的Omicorn變種病毒、嚴峻的第五波疫情,香港已站在抗疫臨界點,必須採取精準而嚴厲的方法,才有望有效管控疫情。新民黨再次感謝總書記習近平發出「控疫壓倒一切」的重要指示,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亦指出「非常時期要有非常之舉」,感謝中央政府派出一批又一批抗疫專家、採樣人員、檢測人員來港支援,同時讓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動員起來。 正如行政長官今日(22日)所指,第五波疫情爆發以來,已有53943人確診,已是兩年來確診個案的四倍;當中有145人死亡,是兩年來確診死亡個案的六成;特別是已有三名幼童及嬰兒確診離世,叫人痛心。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醫生亦指出自2月第五波疫情爆發以來,確診個案以驚人的六十四倍幾何級數暴增,反映疫情非常嚴峻,我們不能任由情況惡化。 對於行政長官今日公布一系列抗疫措施,包括(一)學校於3月至4月提早放暑假,以騰出更多校舍做檢測中心,減少市民跨區檢測;(二)在中央政府支持下大力增加採樣能力及檢測能力;(三)盡快建設及運用更多社區隔離設施及抗疫醫院;(四)延長各項社交距離措施至4月20日;及(五)加大力度提高疫苗接種率等等,新民黨認為方向正確,在此呼籲市民配合。 新民黨認同應盡快進行全民強制檢測,惟對於行政長官預告將根據市民的出生年份,要求市民分批進行全民強檢,每位市民將在三星期內強制檢測三次,在每次強檢期間需每天做快速檢測等等安排,新民黨表示保留,認為應有更完善的方法進行全民強制檢測,達致「須檢必檢」。 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表示:「首先,三星期做三次全民強檢太慢,新民黨建議在七日內完成三次全民強檢。第二,我們建議這七日期間實施禁足,除了必要服務提供者,其他市民留在家裡,前提是特區政府必須盡早公布全民強檢的詳情,讓市民有足夠時間準備生活所需。」 「第三,除了按市民出生年份排列強檢順序外,我們建議用『同住家庭』為單位,例如長者可聯同同住子女及孫兒一起檢測,不用同一家庭成員重覆進出檢測中心。」葉劉淑儀續道。 此外,新民黨認為特區政府在每次爆疫便關閉大量「表列處所」以減少人流的做法粗疏,忽略了其他有潛在爆疫風險的群組,導致安老院舍、建築地盤,甚至司機群組亦爆疫。 最後,新民黨繼續懇切呼籲全港市民,嚴守社交距離,減少社交接觸,做好個人衛生防護,盡快接種疫苗,家長亦宜安排兒童接種疫苗,以保障兒童健康。新民黨亦將一如既往,繼續盡全力投入抗疫工作,務求和廣大市民一起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戰,社會回復正常生活。
新民黨 總動員全力抗疫  
  新聞稿,焦點     2022 年 2 月 21 日
香港持續抗疫兩年,以目前第五波的疫情最為嚴峻,新民黨在主席葉劉淑儀的帶領下,上下同心,兩年來從未停下抗疫步伐,從爆疫初期派出社區發展主任劉文杰及孔永業,親赴印尼搜購五萬口罩回港派贈市民,到現在我們仍持續收集各類抗疫物資,透過不同的渠道及方法,把物資送到有需要的市民及機構手上。 在新民黨積極呼籲下,華潤集團、香港義工基金、香港濟南同鄉會、香港威海同鄉會、香港汕頭總會新界東地區分會、香港賽馬會,與及新民黨中委詹美清女士和趙振國先生等合共捐出二萬多套快速檢測包;王則翠慈善基金捐出一千部手指測血氧機;廣州社團總會捐出一百部愛心手機;香港義工聯盟及廣西社團捐贈口罩;還有新世界集團及恆基兆業亦支持抗疫行動;新民黨在此謹向各企業、組織與及各社會賢達致以最深切的感謝。 新民黨上下一心,總動員和市民一起抗疫: 今日(21日)下午,黨主席葉劉淑儀聯同社區發展主任周卓然,到康怡花園派發快速檢測包及口罩等抗疫物資,居民反應熱烈。早前(12日),葉太已和社區發展主任廖添誠到中環海旁三、四、五號碼頭一帶,向往來愉景灣市民呼籲戴口罩及嚴守社交距離的重要性;廖添誠則向大坑區多幢大廈信箱派發口罩。 常務副主席黎棟國及副主席容海恩便於大年初一到大埔派發口罩,祈願市民身體健康,亦動員義工協助大埔民政處包裝快速檢測包。副主席容海恩則聯同大埔區社區發展主任劉文杰,送贈愛心手機、面罩及口罩予有需要的基層長者;劉文杰更向區內商戶及屋苑派發漂白水及快速檢測包等物資。上水區社區發展主任孔永業聯同新界北義工團協助包裝快速檢測包,亦有到檢測站協助控制人流。此外,孔永業收到一宗單親劏房戶的求助個案,倆母子確診後感到無助,我們為其提供了緊急支援。 立法會議員陳家珮非常關注外傭聚集的傳播風險,多次在立法會發言,敦促特區政府堵塞漏洞;陳家珮亦招募了南區義工協助南區民政處包裝快速檢測包。社區發展主任劉聖雪則給康山區居民及大廈管理員送上快速檢測包及口罩,希望大家不要鬆懈,繼續齊心抗疫! 東涌前區議員傅曉琳為居民成功爭取在富東邨富東廣場對出空地增設復必泰流動接種站,及於東涌道足球場增設流動檢測站;傅曉琳亦親自上樓,逐家逐戶派發快速檢測包,讓住戶打開門便感受到新民黨的溫暖。 沙田區是第五波疫情的重災區,很多屋邨及大廈都要圍封、強檢,有不少確診居民向我們求助,立法會議員李梓敬與及副主席潘國山、陳敏娟、姚嘉俊及唐學良幾位前區議員,與及林宇星、夏劍琨、梁昊佳等社區發展主任,堅持留守社區,派發清潔劑、參予快速檢測包及口罩的包裝工作,亦有上門向確診家庭送贈物資。另一社區發展主任張柏源則把快速檢測包及其他抗疫物資分贈到顯徑區內的大廈、村屋居民。 屯門區前區議員蘇炤成派發快速測試劑、口罩等防疫物資予三聖區居民、商戶及保安。另一位屯門區前區議員甘文鋒向居民派發口罩。社區發展主任鄺珉樀則向居民派發快速檢測包及親自講解使用方法。新民黨青年委員會各委員則在街站向市民派發口罩。 新民黨相信,在總書記習近平「控疫壓倒一切」的重要指示、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所說「非常時期要有非常之舉」,國家全力動員下,社會各界的資源將迅速到位,新民黨亦將繼續投入抗疫工作,與香港市民一起跨過疫境。
新民黨 支持延後行政長官選舉  
  新聞稿     2022 年 2 月 18 日
對於特區政府今晚(18日)宣布行政長官選舉將延期至4月3日開始提名、5月8日投票,新民黨表示理解及支持。 事實上,香港面對異常嚴峻的第五波疫情,新民黨強烈認同習近平總書記所指,「控疫壓倒一切」,特區政府在國家的支持及支援下,正動員最大的力量, 盡全力抗疫,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戰是當前首要任務。因此,新民黨認同在目前疫境下舉辦行政長官選舉,並非適當時機,延期切合香港的實際情況及長遠利益。 新民黨祈願香港能盡快跨過疫境,社會回復正常生活狀態,在5月8日順利選出新一任行政長官,帶領香港走向光明。
新民黨感謝習近平主席高度關注香港疫情  
  新聞稿,焦點     2022 年 2 月 16 日
對於今早(16日)傳來國家主席習近平高度關注香港疫情作出的重要指示,新民黨表達殷切感謝,感謝習主席及中央政府對香港的關懷,認同指示傳達的中心思想,並將致力敦促及支持特區政府「切實負起主體責任」,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戰。 新民黨強烈認同習主席提出的「三個一切」及「兩個確保」,即「特區政府要把穩控疫情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任務」,「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和資源」,「採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從而「確保香港市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確保香港社會大局穩定」。新民黨認為這是習主席及中央政府對香港及港人展現的強烈關懷。 事實上,中央政府已聯同廣東省政府及深圳市政府,與特區政府召開了第二次內地與香港新冠肺炎疫情專題交流會(12日),接納特區政府的各項支援請求。中央政府亦決定成立由國務院港澳辦和國家衞健委牽頭,由專家、廣東省及特區政府三方共同組成的工作協調機制,加大各項工作的統籌及協調力度。新民黨期望在國家的指導及支援下,各項抗疫措施能盡快到位及發揮效能。 第五波疫情若持續惡化,市民累積怨氣,勢必影響香港社會穩定。在抗疫壓倒一切的大前提下,新民黨感謝所有前線抗疫人員的工作及無私付出,同時懇切呼籲全港市民,嚴守社交距離,做好個人衞生防護,盡快接種疫苗,並配合特區政府的防疫措施;家長亦宜安排兒童接種疫苗,以保障兒童健康。 正如習主席一直強調「上下同欲者勝」,國家、特區政府及全港市民同心抗疫,香港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戰,回復正常生活狀態。
新民黨 感謝中央積極支援香港抗疫  
  新聞稿,焦點     2022 年 2 月 12 日
特區政府今晚(12日)召開記者會,交代出席第二次內地與香港新冠肺炎疫情專題交流會的會面成果,新民黨非常感謝中央政府、廣東省政府及深圳市政府關愛香港,接納香港的多項請求,全力支援香港抗疫。 政務司司長李家超表示,特區政府向中央提出(一)派內地專家協助病理排查工作、(二)協助提升檢測能力、(三)協助建設檢疫隔離設施、(四)提供快速抗原測試套裝,及(五)提供口罩、病床及保護裝備等等。而中央政府已接納請求,將全力確保鮮活食物、蔬菜及生活必需品的供應,與及設立多個專家「專班」,針對性地加快流行病學調查、個案追蹤、檢疫、物資提供等等工作,新民黨表示認同,認為方向正確,並且認為特區政府應立即執行及推進相關工作。 最後,新民黨特別認同政務司司長李家超所說,特區政府必須以保障公共健康及市民生命為首位,香港繼續以「動態清零」為目標,盡快遏止疫情,讓社會回復正常運作。同時,新民黨呼籲廣大市民,配合特區政府抗疫措施,大家一起,攜手擊退疫情。
新民黨 提交 2022-23年度《財政預算案》建議  
  新聞稿,焦點     2022 年 1 月 17 日
政府正就2022-23年度《財政預算案》進行公眾諮詢。新民黨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女士、黎棟國先生、容海恩女士、陳家珮女士,與李梓敬先生,今天(17日)透過視像會議,向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提交財政預算案建議(建議書詳見附件),共有廿一項建議,促請政府在目前疫情影響及經常性開支持續增加的情況下,採開源節流措施,協助支援受疫情影響的行業、大灣區發展、關顧基層、中產,並推行家庭友善等政策。 新民黨主席暨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女士,與立法會議員李梓敬先生,於會議後會見傳媒,分享新民黨提交的財政預算案建議。 新民黨主席暨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女士稱:「今天新民黨五位成員,與本黨的中央委員葉慶寧先生,今天與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就財政預算案建議討論了一個小時,內容很廣泛,我先介紹我們對香港經濟宏觀的看法。」 政府公共財政面對挑戰 宜審慎理財 葉太稱:「首先,我們很關注公共財政管理的策略。現時我們看到三大挑戰,令人擔心,包括近年赤字越來越大,擔心長遠有結構性赤字,違反《基本法》要求。」 「第二,雖然政府官員表示因賣地成績好,受惠補地價收益,今年赤字將大幅度減少,但稅收若過度依賴地產收入,屬不健康現象。政府的地價收入佔政府收入總額由97-98年15.9%,升至2021-22年估計達25%,變成『地產經濟』,顯示政府經濟轉型失敗,雖然政府近年投放很多資源在科技創新,但暫時未見有效擴闊經濟或增加收益。」 「第三項挑戰,是政府經常性開支急劇大升,特別在福利方面,本屆政府上台後,四個年度的福利開支增幅,已增加近62%,醫療開支增加超過28%,教育開支增加逾25%,三項經常性開支急升,導致經常性開支赤字擴大,令人擔心,我們已向財政司司長表達我們的憂慮。」 開源節流 促增博彩稅 葉太表示:「為應對三大政府財政挑戰,就須開源與節流。節流方面,就是重申我們去年的倡議,建議政府基本經營開支再壓縮1%。」 「開源方面,就是透過加稅,但對市民不帶來痛苦。去年我們建議增加股票買賣印花稅,當然引起業界反對,但已經比較不會引起廣泛市民痛苦的稅項。我們重申去年的建議,要求加博彩稅。」她建議應大幅增加足球博彩稅率至80%,增幅為30%;賽馬博彩稅率則建議加至75%至80%,增幅為2.5%至5%。 葉太解釋:「疫情下賽馬會在2021年博彩及獎券收入純利及佣金達144億元,其中賽馬收益達49億元,與03至04年比較,增幅有42%;足球博彩收益達92億元,由03至04年以來增加4.6倍。足球博彩純利最高,只需請精算師計算賠率,賽馬項目則有相當開支。」 「過往我們曾與馬會討論過加稅問題,馬會當然不希望加稅,因香港的博彩稅率比其他地方為高,但香港與英國、澳洲等地比較,香港賽馬會有壟斷經營的情況,馬會的主業是賽馬,政府可開放其他機構經營足球或其他博彩也可以。」 防疫抗疫支援 葉太又在會議上,向財政司司長要求增加防疫抗疫的支援。「對於防疫抗疫,很高興政府反應迅速,上周特首已推出防疫抗疫基金5.0,但措施遺漏自僱人士與零散工,如政府認可處所的很多表演人士、自由音樂人、攝影師、打燈師、舞蹈、歌唱表演者等零散工,他們都受到抗疫措施影響,政府應向這些受影響人士,發放$7,500津貼。」 郵輪業支援 葉太又代新民黨中央委員葉慶寧先生提出支援郵輪業措施。「對於旅遊,政府支援措施到位,唯一政府完全忽略是郵輪業。郵輪業非常重要,因為我們花了60至70億元發展啟德郵輪碼頭,營運公司很努力招攬郵輪公司提供服務,有數間公司以香港為母港,有兩間公司在港辦本地遊,很受歡迎,為旅遊界帶來收益,保持郵輪公司以香港為母港,也舒緩很多家庭不能外訪的壓力,提升香港市民精神健康。」 「但因為疫情,停止本地公海遊及本地遊,有一間郵輪公司已負債纍纍,另一間打算搬去新加坡,放棄以香港為母港。我們建議政府應盡快表態挽留這些郵輪公司留在香港,仿傚旅發局補貼『宅度假』客戶每位$500的做法,補貼光顧公海遊的市民每位$1,000,讓郵輪公司渡過難關,支援措施有助給予香港政府挽留的訊號,維持郵輪業母港的地位。」 「另外,政府雖向跨境的運輸工具車主發放數萬元補貼,本地旅遊車也需要補貼,政府有本地遊,但數量較少,本地旅遊車車主已兩年沒有生意,要給保險、維修費,很需要幫助。建議政府提供每架車$30,000補助。對於中小企融資壓力,我們支持繼續還息不還本政策安排。」 關顧基層 支援中產 新民黨立法會議員李梓敬先生則提出多項有關基層及中產人士的支援措施:「今天見財政司司長,我們提出關顧基層、中產,及家庭友善的訴求。關顧基層人士方面,我們建議擴大長者牙科服務。現行關愛基金,有長者牙科服務資助,為基層長者提供補假牙,但收到很多長者反映,措施不夠理想,應及早做牙齒保健,建議擴大資助範圍,至洗牙及補牙等早期口腔護理服務,讓合資格年齡下降至60歲或以上。」 「另外我們又提出加強基層支援的外展服務,因為基層家庭居住地方狹小,缺乏社區支援,全港有七支家庭支援隊,由非政府組織提供服務,政府無法掌握基層人士需要,建議增加基層外展支援服務,為基層家庭提供適切協助。」 另外,李梓敬先生又促請加強無法律代表訴訟人的支援、加強社區中醫服務;針對中產人士,要求增設外傭稅務寬免,加入扣稅項目最高限額為$55,000;檢視住宅物業差餉寬免機制,引入物業數目上限;為小業主提供大廈管理支援服務。 針對家庭友善措施,他要求政府向新生嬰兒父母派發$20,000現金資助;加強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提高服務獎勵金;協助基層家長,為他們提供津貼使用私營幼兒中心;設立社區家庭調解中心;改善兒童牙科服務等。 葉太最後補充,今天會議上,容海恩議員向財政司司長提出要求協助香港專業人士,在大灣區發展,希望建立粵港澳大灣區中小企平台,多設實體辦事處協助專業人士及中小企在大灣區發展。 不贊成再推電子消費券 對於消費券措施,新民黨今年沒有提出增加電子消費券。葉太解釋,新民黨早年已提出消費券,很高興政府去年推出電子消費券,但因面對財政儲備下跌,加上疫情反覆,需要預留儲備幫助受疫情嚴重打擊的人士, 因此不贊成現階段再推電子消費券。 她又解釋,電子消費券涉及數百億元開支及行政費用,對經濟提振有限。而政府首次推出電子消費券,社會氣氛利好,但第二次再推出,估計效益較低。加上八達通及電子交易平台、與零售及飲食業最受益,但對其他行業受惠有限,估計通關後,零售及飲食業能迅速回復,消費增加。所以有關措施需審慎考慮。
新民黨 回應傳媒查詢  
  新聞稿     2022 年 1 月 10 日
鑑於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強烈勸喻曾出席洪為民生日宴的立法會議員,留在家中工作、避免外出,與及於1月10日、15日及22日做檢測,新民黨認為立法會議員需在盡責履職與抗疫之間取得平衡,經黨團商議,三位受影響的新民黨立法會議員──黎棟國、容海恩及陳家珮──不會出席1月12日舉行的立法會大會;至於黨主席葉劉淑儀議員及李梓敬議員將如常出席會議。

關於葉劉淑儀

葉劉淑儀於1975年至2003年在香港政府服務,期間曾於多個不同範疇工作,包括在地區層面推行政府民主化、國際工貿及保安。她是首名獲委任出掌紀律部隊(入境事務處)的女性(1996-1998),亦是首名女性保安局局長(1998-2003)。
她於2008年參選立法會議員(香港島)成功當選,一直連任至今,並曾任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現為新民黨及匯賢智庫主席、海上絲綢之路協會聯席主席。


Copyrights Regina. All Right Reserved.

聯絡我們

香港中區立法會道一號立法會綜合大樓804室
2537 3267 / 2537 3265
2810 0358
地區辦事處及更多資訊

網頁導航

首頁

認識葉劉淑儀

政綱

文章

立法會事務

影片集

職位空缺

聯絡我們

新民黨網站

容海恩網站

黎棟國網站

陳家珮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