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認識葉劉淑儀
政綱
文章
立法會事務
影片集
職位空缺
聯絡我們
新民黨網站
容海恩網站
黎棟國網站
陳家珮網站
  • 焦點
  • 認識葉劉淑儀

認識葉劉淑儀

日期︰2017 年 5 月 8 日

「我經歷家道中落,憑發奮好學、努力工作,一步步走到今天。我和許多港人一樣,相信天道酬勤;三次出洋留學,更令我深信教育和知識的力量。我希望新一代同樣有發揮所長的機會,使這些信念能夠延續下去,薪火相傳。今後,讓我們繼續共建希望,開拓美好未來!」

簡介

葉劉淑儀 GBM, GBS, JP (大紫荊勳賢、金紫荊星章、非官守太平紳士)

葉劉淑儀(香港大學文學士(一級榮譽)、英國格拉斯哥大學文學碩士、美國史丹福大學管理碩士、美國史丹福大學東亞研究文學碩士)

葉劉淑儀女士於1975年至2003年在香港政府服務,期間曾於多個不同範疇工作,包括在地區層面推行政府民主化、國際工貿及保安。她是首名被委任出掌紀律部隊(入境事務處)的女性(1996-98),亦是首名女性保安局局長(1998-2003)。

  • 2003年,葉劉淑儀女士辭去在香港特區政府的職務,帶女兒到美國就學,自己亦在當地進修。她在史丹福大學完成東亞研究文學碩士課程後,於2006年6月回港。她在2006年7月成立了智囊組織「匯賢智庫」,集中研究香港憲制和經濟兩方面的結構性問題。「匯賢智庫」的核心願景,就是令香港轉型為知識型經濟。
  • 2008年9月,葉劉淑儀女士在立法會選舉(香港島地方選區)獲選為立法會議員。
  • 2011年1月,葉劉淑儀女士創立「新民黨」,獲選為黨主席。2012年、2016年及2021年,三度成功連任立法會議員。
  • 2012年10月及2017年7月,葉劉淑儀女士獲委任為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
  • 2015年9月,葉劉淑儀牽頭成立了「海上絲綢之路協會」,擔任聯席主席。
  • 2016年12月,葉劉淑儀向行政長官辭去行政會議成員職務並獲批准。她曾參選2012年及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
  • 2022年7月,葉劉淑儀獲香港特區第六屆政府委任為新一屆行政會議召集人。

愛文學的乖乖女

我的父親乃新加坡華僑,原籍廣東佛山南海(與葉問同鄉)。從爸爸口中得知,曾祖父在星洲發跡後,心懷家國,回到唐山建祖屋、聯絡鄉親。兒時,爸爸經常奔走星、港兩地;可惜後來生意艱難,家境漸困。

母親十分重視教育,即使我們家道中落,她仍堅持將我送到校風純樸的聖士提反女校上學。自四歲起在教會學校讀書,我較多機會接觸英語及英國文學,「數口不精」的我較愛語文及人文學科,後來考入香港大學英國文學系,以一級榮譽畢業。

父親在我大學畢業前過世,我身為長女,自此肩負起養家的責任。畢業不久,可能與我愛學習有關吧,到了新法書院當教師,教授「老本行」英語及英國文學。數十年後的今天,我仍非常喜歡教書,間中會到自己於2009年創辦的匯賢智庫學苑向中學生講課,既可重拾昔日興趣,又有機會與年輕人談天,聽聽他們的想法。

1973年,我靠著一點積蓄,隻身到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在艱苦的環境下完成英國文學碩士學位。雖然我在學校多接觸「番書」,但受媽媽的薰陶,自幼對中國文學(特別劇曲)的興趣甚濃。現在,雖然立法會及政黨工作繁重,我仍會間中抽空欣賞京劇及其他地方戲曲,閒時也愛閲讀經、史、子、集及其他文學經典。

公僕銅人行

1975年,我獲聘為政務主任,從低做起,在多個政府部門服務。

任職工商科、貿易署和工業署時,我與多國及歐共體、世貿、亞太經合組織等談判,為本地業界掃除貿易障礙,並推動科技創新和工業發展。

1996年任入境處處長,隨後當上保安局局長;我四出推銷特區護照,爭取到歐盟免簽證,奠定多國免簽證的基礎。此外,我亦處理了多項棘手問題,包括居港權、公安條例、張子強綁架案等,為保障港人的穩定生活出一分力。

擔任公職近30年來,我不僅見證了地區民主化、主權回歸、新機場啟動以及香港作為中國第一個特區的早期發展等歷史里程碑,亦處理過不少極具爭議性的任務,大大提升了我的政治能力。

學會謙卑 政治科學101

2003年推動《基本法》廿三條立法的經歷,是我人生重要一課。我於是決定實踐一個醖釀多年的念頭──繼1986年到史丹福修讀管理碩士課程後,我重返校園,「回到曠野」。在美國史丹福的第一年,我擔任訪問學人。在鳥語花香的校園,生活恬靜,終能真正與女兒享受家庭樂。同時,我不斷深切反思從前為官時之不足,以及推銷政策時之錯誤,覺悟自己當年解釋政策時的確忽略了市民感受。

我在史丹福的第二年,獲東亞研究碩士課程取錄,重新學習政治科學;不但學習書本上的理論,也親身體會到美國的民主政治和選舉模式。2005年年底,我與在史丹福認識的一群香港「同學仔」,以及住在三藩市灣區的科技界人士,計劃回港組織智庫,以期推動香港的科技創新及經濟轉型,鼓勵有識之士積極參政,發展優質民主。

2006年我取得人生中第三個碩士學位(東亞研究)。留學外地,雖然清靜安逸,但我時刻記掛著香港;憑藉三年留學之體驗,我深切體會到,若得不到民意授權,始終難以服務社會;故於2007年我毅然重新起步,返港參選。

走民主路 重獲市民信任

2006年我回港成立匯賢智庫,2009年創立匯賢智庫學苑,至今已收生越千人,2011年創立新民黨,積極推動香港民主發展。

2007年,我參加立法會港島區補選,雖然敗於陳方安生女士,但有幸得到13萬7千多名選民支持,獲得近43%選票。2008年,我再接再厲參選,我們的團隊得到超過6萬1千票,是全港得票第四高的名單。

進入立法會後,我參加了9個事務委員會,關注各個政策範疇。我關心中產議題(包括動議撤銷外傭稅,使政府暫緩執行);協助雷曼迷債苦主,提出金融改革建議;力倡促進科技發展和改善教育;反對降低強拍門檻;向各方解釋居港權問題,提出解決方法……數年努力,終獲市民認同,民調多次把我列為最受歡迎議員,給我極大鼓舞。

相信希望 共建香港

近年,社會經常討論甚麼是香港的核心價值。香港吸納了許多西方文化的優點,例如健全法制、自由人權和科學管理;同時,我們亦保持華人的優良傳統,如重視家庭和教育,以及堅持奮鬥、深信努力總有回報的精神。這些都是香港賴以成功的要素。

我經歷家道中落,憑發奮好學、努力工作,一步步走到今天。我和許多港人一樣,相信天道酬勤;三次出洋留學,更令我深信教育和知識的力量。我希望新一代同樣有發揮所長的機會,使這些信念能夠延續下去,薪火相傳。回港後這幾年,我為30多名年輕人提供就業機會,並鼓勵了多位青年參政,這可說是我最感自豪的成就之一。

早前,新民黨和匯賢智庫的手足同僚在辦公室為我舉行了一個小型生日派對。他們請我許願,我說,在奮鬥的路途上,幸得朋友挺身支持,我已非常感恩,別無他願。今後我只會繼續努力,在不同崗位服務市民,為香港出一分力。

一直以來,我們相信希望,創出奇蹟;今後,讓我們繼續共建希望,開拓美好未來!


學歷及專業資格

  • 香港大學文學士(一級榮譽)
  •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文學碩士
  • 美國史丹福大學管理碩士
  • 美國史丹福大學東亞研究文學碩士

工作經歷

  • 新法書院大坑道分校學位教師
  • 政務主任 (輔政司署銓敘科)
  • 民政署社區關係主任
  • 旺角民政主任
  • 助理新界民政司
  • 政務總署首席助理政務司
  • 首席助理保安司
  • 助理貿易署署長
  • 副行政署長
  • 副工商司
  • 工業署署長
  • 人民入境事務處處長(入境事務處處長)
  • 保安局局長
  • 匯賢智庫創會主席
  • 新民黨主席
  • 立法會議員(香港島西)
  • 行政會議召集人


Biography

Regina IP LAU Suk Yee, GBM, GBS, JP

Regina IP LAU Suk Yee - B.A.-First Class Honor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Master of Letters (University of Glasgow), Master of Science in Management (Stanford University), and Master of Art in East Asian Studies (Stanford University)

Mrs. Ip worked for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from 1975 to 2003. During that time, she served in a wide range of areas including democratization of local government,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y and security. She was the first woman to be appointed the head of a disciplined service (Immigration Department) (1996-98) and as Secretary for Security of Hong Kong (1998-2003).

In 2003 Mrs. Ip resigned from her position in 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to take her daughter to the U.S. for education and to pursue higher studies herself. In June 2006, she returned to Hong Kong after completing the MA program in East Asian Studies at Stanford University. In July 2006, she established Savantas Policy Institute, a think tank focused on tackling the twin structural constitutional and economic problems of Hong Kong. The core vision of Savantas is to transform Hong Kong into a knowledge-based economy.

  • In September 2008, Mrs. Ip was elected Legislative Council Member in the Hong Kong Island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y.
  • In January 2011, Mrs. Ip founded New People’s Party and was elected the party chairperson. She was re-elected as Legislative Council Member in September 2012, 2016, and December 2021respectively.
  • In October 2012 and July 2017, Mrs. Ip was appointed as Non-Official Member of the Executive Council (ExCo).
  • In September 2015, she established the “Maritime Silk Road Society” (MSRS), and is now Co-Chair of the organization.
  • In December 2016, Mrs. Ip resigned from the Executive Council. She ran in both 2012 and 2017 Chief Executive elections.
  • She is currently the Convenor of the Executive Council for the sixth term of the HKSAR Government.
國泰風波之我見  
  文章  
新民黨四位立法會議員,包括黨友黎棟國、容海恩、何敬康及我本人,於佛誕假期長週末一起到浙江考察。 首天我們到達杭州濱江新區考察吉利汽車,隨後來到中國網絡作家村,一眾網絡工作者聚集在此交流創作、探討如何保護知識產權等,是一個知識分子的理想聚會點,其主人更贈送了一本《羋月傳》給我作為禮物。 翌日我們便到訪面積相等於一個香港的西溪濕地,風景優美。週末一早便乘坐兩個小時車,到達位於金華、東陽的橫店影視城,這個全球最大的影視基地令我們大開眼界。接著便到鄰近人稱「五金之都」的永康參觀五金展覽。週日回到杭州閒逛舊區,並參觀由華潤出資興建、杭州最大的購物商場萬象城,其設計與香港太古廣場相若,面積卻大得多了。 過去數天行程豐富,在此感謝杭州接待我們的一眾官員,包括淅江省統戰部,濱江、金華及東陽統戰部及浙江省公安廳及邊檢多位官員,我代表新民黨仝人再次感謝他們的熱情招待。 這幾天與官員交流,大家話題離不開有內地網民指控國泰航空空中服務員歧視非英語乘客的風波。當中有人表示憤慨,為甚麼時至今日香港人仍然歧視內地人? 但也有不少人表示,內地部分網民反應過激,例如質疑為何香港人不是全部講普通話?以及要求英資太古集團撤出國泰、甚至網上流傳有小紅書網民發帖表示會攜帶隨身隱形攝錄裝置,故意挑釁空姐等非理性帖文,我認為這些都是過火了。也有內地官員對我說,不要排除外資。什麼資金都歡迎,大家一同拚經濟才有發展。 或許內地部分網民不了解香港社會獨特性質,現今香港講普通話的人雖然越來越多,但事實並未如內地般普及。當然我覺得作為一名服務員(無論是什麼類型的服務員),嘲笑顧客來源地、膚色或語言都是歧視;其次是作為一個專業、思想成熟的服務員,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該嘲笑顧客;尊重客人、以禮待人才是專業的表現。 有些港人嘲笑別人發音不準確或用字錯誤,那麼他們有沒有反省自身英語水平如何?最近我即將出版的新書《Learning English from Regina》,邀請了前華盛頓郵報記者,香港外國記者會前主席瑞凱德(Keith Richburg)撰寫序文。他在序文中指出,他來港工作多年,發覺近年香港人英語水平倒退了,一些英語文法例如過去式和現在式也搞不清,分不開眾數單數,動詞被動詞也不懂得書寫,英文書寫文法錯漏百出,這是事實。 近年我與不少青年人交流,發覺不少大學畢業生英語文水平下降了。假如香港人嘲笑個別人士英文發音或文法有誤,那麼他們有沒有反省自身英語水平? 我認為香港人不應該歧視內地人,內地人也不應該對香港人抱有過激及過度情緒化的反應,不然只會加深兩地矛盾。其實內地人與香港人都是一家人,我們互相需要對方,應該彼此體諒及包容。如此一來大家才可以和平相處,內地和香港都有更好發展。
中國電視劇的軟實力(三)  
  文章  
上星期(5 月18、19 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西安主持了中國—中亞峰會,是我國與中亞五國建交31 年來,六國元首首次面對面會談。 回顧歷史,自漢武帝於西漢時期派張騫出使西域開發絲綢之路,我國便開始與中亞各國進行貿易、科技發明和宗教信仰等範疇的交流,是次峰會延續多國幾千年的關係。 提到絲綢之路,必談到因其而馳名中外的敦煌文化。古代敦煌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因而稱為「華戎所交一都會」,孕育中外文化豐富的交流與碰撞。敦煌文化最為驚艷的遺產包括其服飾設計與石窟壁畫,而上月開播,由內地紅星羅雲熙與白鹿主演的仙俠劇《長月燼明》正正融合了以上因素,令觀眾眼前一亮。 該劇服裝造型設計師表示,《長》的服裝設計特地參考了「敦煌飛天款式、莫高窟壁畫紋樣、丹霞和雅丹地貌的奇幻濃郁色彩」及「絲綢之路西域特色的瓔珞配飾」,因此與過往的仙俠劇服飾大為不同。舉例說,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香蜜沉沉燼如霜》等先前爆紅的仙俠劇都一貫為女性角色設計飄飄欲仙的服裝,當中,蓬鬆的長袖是不可缺乏的元素。《長》則推翻此慣例,參照敦煌飛天仙女的造型為女角創造多套無袖長裙。其中,女主角桑酒在與男主角冥夜結婚的情節便穿了一套紅白色的無袖漢服,出眾的造型在內地網上引起不小轟動。同樣,劇中的男角們亦有大量特別的造型,融入如披帛、臂釧等佛像特色元素。 《長》別出心裁的服裝不斷在網上傳播,根據「砍柴網」5 月10 日的報道,該劇包括手鏈和華服等相關產品的銷售量已經超過1300 萬人民幣,創下內地古裝劇IP 衍生品眾籌紀錄,反映《長》的軟性影響力將讓更多人認識敦煌文化。未來若有更多內地影視劇踴躍打破固有風格,相信外國的觀眾也能更深入了解我國文化。
中國電視劇的軟實力(二)  
  文章  
中國電視劇的軟實力(二) 隨着疫情趨緩、通關復常,大量港人展開「報復性旅遊」,奔向世界各地。根據智遊網(Expedia)2022年「# TravelForReal 旅客調查」結果,港人最想前往的海外城市包括東京、首爾、新加坡、紐約及倫敦等。相比之下,港人對鄰近的內地城市反應較冷淡,雖也會去上海、北京、重慶等地點旅遊,但未必是首選。 為振興內地旅遊業,吸引各國人民去中國遊山玩水,內地近年愈發依賴電視劇來宣傳繁花似錦的景色。參考今年1月播出,劉亦菲與李現主演的《去有風的地方》,該劇通過講述女主角許紅豆從大城市辭職後到雲南短住的經歷,向觀眾介紹洱海、鳳陽邑、大理古城等景點。此劇舒適的節奏和溫暖的劇情引起很多面對生活焦慮的城市打工人的共鳴,因此不但在豆瓣獲得罕見的8.6高評分,更成為首部在內地全網熱搜超過4000+的劇集。 《去》的影響力遠遠不止國內。根據「今日頭條」2月的報道,該劇已翻譯成6個外語版本,並會陸續在全球各地至少225個平台播放。在YouTube上,《去》至今有英語、越南語、印尼語和西班牙語等語言的字幕,而多集已破100萬觀看次數。《紐約時報》於今年1月17日發布的「國際電視劇推薦榜」更強烈推薦《去》,評價道:「《去》可以媲美西方國家出品的浪漫喜劇,因為本劇更巧妙、更自然、更讓人共鳴,並有很高的人文價值。」 《去》從開播至今的短短5個月內已帶起雲南的旅遊風潮。有旅遊平台推出與該劇同款路線的旅遊團,而根據《中國日報》的報道,今年春節到訪大理市的遊客比去年上升超過兩倍。該劇亦有軟銷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大理木雕坊、紮染坊產業和刺繡產業,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微博上稱讚。 我國的旅遊業已逐漸崛起,但仍被很多旅客忽略。因此,我國希望通過像《去》的電視劇吸引更多外地人來了解我國的青山綠水,欣賞我們博大精深的文化。

關於葉劉淑儀

葉劉淑儀於1975年至2003年在香港政府服務,期間曾於多個不同範疇工作,包括在地區層面推行政府民主化、國際工貿及保安。她是首名獲委任出掌紀律部隊(入境事務處)的女性(1996-1998),亦是首名女性保安局局長(1998-2003)。
她於2008年參選立法會議員(香港島)成功當選,一直連任至今,並曾任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現為新民黨及匯賢智庫主席、海上絲綢之路協會聯席主席。


Copyrights Regina. All Right Reserved.

聯絡我們

香港中區立法會道一號立法會綜合大樓804室
2537 3267 / 2537 3265
2810 0358
地區辦事處及更多資訊

網頁導航

首頁

認識葉劉淑儀

政綱

文章

立法會事務

影片集

職位空缺

聯絡我們

新民黨網站

容海恩網站

黎棟國網站

陳家珮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