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認識葉劉淑儀
政綱
文章
立法會事務
影片集
職位空缺
聯絡我們
新民黨網站
容海恩網站
黎棟國網站
陳家珮網站
  • 最新消息
國泰風波之我見  
  文章     2023 年 5 月 29 日
新民黨四位立法會議員,包括黨友黎棟國、容海恩、何敬康及我本人,於佛誕假期長週末一起到浙江考察。 首天我們到達杭州濱江新區考察吉利汽車,隨後來到中國網絡作家村,一眾網絡工作者聚集在此交流創作、探討如何保護知識產權等,是一個知識分子的理想聚會點,其主人更贈送了一本《羋月傳》給我作為禮物。 翌日我們便到訪面積相等於一個香港的西溪濕地,風景優美。週末一早便乘坐兩個小時車,到達位於金華、東陽的橫店影視城,這個全球最大的影視基地令我們大開眼界。接著便到鄰近人稱「五金之都」的永康參觀五金展覽。週日回到杭州閒逛舊區,並參觀由華潤出資興建、杭州最大的購物商場萬象城,其設計與香港太古廣場相若,面積卻大得多了。 過去數天行程豐富,在此感謝杭州接待我們的一眾官員,包括淅江省統戰部,濱江、金華及東陽統戰部及浙江省公安廳及邊檢多位官員,我代表新民黨仝人再次感謝他們的熱情招待。 這幾天與官員交流,大家話題離不開有內地網民指控國泰航空空中服務員歧視非英語乘客的風波。當中有人表示憤慨,為甚麼時至今日香港人仍然歧視內地人? 但也有不少人表示,內地部分網民反應過激,例如質疑為何香港人不是全部講普通話?以及要求英資太古集團撤出國泰、甚至網上流傳有小紅書網民發帖表示會攜帶隨身隱形攝錄裝置,故意挑釁空姐等非理性帖文,我認為這些都是過火了。也有內地官員對我說,不要排除外資。什麼資金都歡迎,大家一同拚經濟才有發展。 或許內地部分網民不了解香港社會獨特性質,現今香港講普通話的人雖然越來越多,但事實並未如內地般普及。當然我覺得作為一名服務員(無論是什麼類型的服務員),嘲笑顧客來源地、膚色或語言都是歧視;其次是作為一個專業、思想成熟的服務員,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該嘲笑顧客;尊重客人、以禮待人才是專業的表現。 有些港人嘲笑別人發音不準確或用字錯誤,那麼他們有沒有反省自身英語水平如何?最近我即將出版的新書《Learning English from Regina》,邀請了前華盛頓郵報記者,香港外國記者會前主席瑞凱德(Keith Richburg)撰寫序文。他在序文中指出,他來港工作多年,發覺近年香港人英語水平倒退了,一些英語文法例如過去式和現在式也搞不清,分不開眾數單數,動詞被動詞也不懂得書寫,英文書寫文法錯漏百出,這是事實。 近年我與不少青年人交流,發覺不少大學畢業生英語文水平下降了。假如香港人嘲笑個別人士英文發音或文法有誤,那麼他們有沒有反省自身英語水平? 我認為香港人不應該歧視內地人,內地人也不應該對香港人抱有過激及過度情緒化的反應,不然只會加深兩地矛盾。其實內地人與香港人都是一家人,我們互相需要對方,應該彼此體諒及包容。如此一來大家才可以和平相處,內地和香港都有更好發展。
中國電視劇的軟實力(三)  
  文章     2023 年 5 月 28 日
上星期(5 月18、19 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西安主持了中國—中亞峰會,是我國與中亞五國建交31 年來,六國元首首次面對面會談。 回顧歷史,自漢武帝於西漢時期派張騫出使西域開發絲綢之路,我國便開始與中亞各國進行貿易、科技發明和宗教信仰等範疇的交流,是次峰會延續多國幾千年的關係。 提到絲綢之路,必談到因其而馳名中外的敦煌文化。古代敦煌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因而稱為「華戎所交一都會」,孕育中外文化豐富的交流與碰撞。敦煌文化最為驚艷的遺產包括其服飾設計與石窟壁畫,而上月開播,由內地紅星羅雲熙與白鹿主演的仙俠劇《長月燼明》正正融合了以上因素,令觀眾眼前一亮。 該劇服裝造型設計師表示,《長》的服裝設計特地參考了「敦煌飛天款式、莫高窟壁畫紋樣、丹霞和雅丹地貌的奇幻濃郁色彩」及「絲綢之路西域特色的瓔珞配飾」,因此與過往的仙俠劇服飾大為不同。舉例說,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香蜜沉沉燼如霜》等先前爆紅的仙俠劇都一貫為女性角色設計飄飄欲仙的服裝,當中,蓬鬆的長袖是不可缺乏的元素。《長》則推翻此慣例,參照敦煌飛天仙女的造型為女角創造多套無袖長裙。其中,女主角桑酒在與男主角冥夜結婚的情節便穿了一套紅白色的無袖漢服,出眾的造型在內地網上引起不小轟動。同樣,劇中的男角們亦有大量特別的造型,融入如披帛、臂釧等佛像特色元素。 《長》別出心裁的服裝不斷在網上傳播,根據「砍柴網」5 月10 日的報道,該劇包括手鏈和華服等相關產品的銷售量已經超過1300 萬人民幣,創下內地古裝劇IP 衍生品眾籌紀錄,反映《長》的軟性影響力將讓更多人認識敦煌文化。未來若有更多內地影視劇踴躍打破固有風格,相信外國的觀眾也能更深入了解我國文化。
中國電視劇的軟實力(二)  
  文章     2023 年 5 月 25 日
中國電視劇的軟實力(二) 隨着疫情趨緩、通關復常,大量港人展開「報復性旅遊」,奔向世界各地。根據智遊網(Expedia)2022年「# TravelForReal 旅客調查」結果,港人最想前往的海外城市包括東京、首爾、新加坡、紐約及倫敦等。相比之下,港人對鄰近的內地城市反應較冷淡,雖也會去上海、北京、重慶等地點旅遊,但未必是首選。 為振興內地旅遊業,吸引各國人民去中國遊山玩水,內地近年愈發依賴電視劇來宣傳繁花似錦的景色。參考今年1月播出,劉亦菲與李現主演的《去有風的地方》,該劇通過講述女主角許紅豆從大城市辭職後到雲南短住的經歷,向觀眾介紹洱海、鳳陽邑、大理古城等景點。此劇舒適的節奏和溫暖的劇情引起很多面對生活焦慮的城市打工人的共鳴,因此不但在豆瓣獲得罕見的8.6高評分,更成為首部在內地全網熱搜超過4000+的劇集。 《去》的影響力遠遠不止國內。根據「今日頭條」2月的報道,該劇已翻譯成6個外語版本,並會陸續在全球各地至少225個平台播放。在YouTube上,《去》至今有英語、越南語、印尼語和西班牙語等語言的字幕,而多集已破100萬觀看次數。《紐約時報》於今年1月17日發布的「國際電視劇推薦榜」更強烈推薦《去》,評價道:「《去》可以媲美西方國家出品的浪漫喜劇,因為本劇更巧妙、更自然、更讓人共鳴,並有很高的人文價值。」 《去》從開播至今的短短5個月內已帶起雲南的旅遊風潮。有旅遊平台推出與該劇同款路線的旅遊團,而根據《中國日報》的報道,今年春節到訪大理市的遊客比去年上升超過兩倍。該劇亦有軟銷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大理木雕坊、紮染坊產業和刺繡產業,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微博上稱讚。 我國的旅遊業已逐漸崛起,但仍被很多旅客忽略。因此,我國希望通過像《去》的電視劇吸引更多外地人來了解我國的青山綠水,欣賞我們博大精深的文化。
中國電視劇的軟實力(一)  
  文章     2023 年 5 月 25 日
中國電視劇的軟實力(一) 對大部分香港人而言,一提起經典的童年回憶,便會聯想到與家人每天晚上坐在客廳裏觀看TVB電視劇的時光。近年,佘詩曼、陳小春等很多家喻戶曉的TVB藝人紛紛到內地發展,反映內地電視劇製作產業的急速發展,百花齊放,作品更逐漸打進國際市場。 提到佘詩曼,就必須談及她2018年參演的內地古裝劇《延禧攻略》。這部劇當時在7月開播後一炮而紅,憑着環環相扣的宮鬥情節與女主角魏瓔珞愛憎分明、機敏靈活的性格吸引全國民眾。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於2018年12月的報道,《延禧攻略》在愛奇藝上播放量已破150億次,更在當年成為了谷歌全球年度搜索榜電視劇集的第一名。因谷歌早年已關閉內地的服務,此成就突顯了《延禧攻略》在國外的熱烈反響。該劇在全球70多個國家播出,尤其廣受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觀眾的好評。相比之下,如2016開播的《王冠》(TheCrown)等擁有類似皇家題材的西方電視劇的表現則較為遜色。根據網飛(Netflix)的收視報告,《王冠》首季只錄得超過1757萬小時觀看時數,證明了我國電視劇也有能力與西方主流電視劇較量。 同樣,在2019年播出,根據墨香銅臭小說《魔道祖師》改編的耽美劇《陳情令》也火遍世界。此劇至今已在騰訊視頻上斬獲超過100億次的播放量,而當時在內地播出後便迅速有泰國、韓國、日本等多國電視台爭奪版權。劇中雙男主肖戰和王一博也因此人氣急升,成為內地頂流。《陳情令》收官後,肖戰和王一博隨即在泰國舉行見面會,引發當地粉絲熱烈反應。續後,《魔道祖師》更翻譯成英語、俄語、日語、韓語等多國語言出版,英語版本更在2022年1月登上《紐約時報》(TheNewYorkTimes)平裝貿易小說暢銷書榜的第九名。 2022年夏天播出的《蒼蘭訣》、《星漢燦爛》和剛剛收官的仙俠劇《長月燼明》亦備受國內外觀眾歡迎。由此可見,國內的電視劇未來可期,將化為軟實力,向世界宣傳我國豐富的文化。
撥亂反正、重回初心的區議會改革方案  
  文章     2023 年 5 月 23 日
近日,政府宣布區議會改革方案,卻被美國傳媒《華盛頓郵報》批評為民主倒退,又指責北京打壓香港的民主發展。故此我撰寫了一篇文章,羅列歷史事實,力證過去英國管治香港百多年以來,曾先後兩次否決在港推行民主制度,以反駁外國傳媒的不實報道。 事實上,早在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時,倫敦外交部已成立了「香港計劃小組(Hong Kong Planning Unit)」,研究在港推行民主制度。但眾所周知,因國民黨敗走台灣,新中國成立後,並沒有向英國提出相關議題,故當時英國政府思前想後,最終選擇終止香港的民主改革。而有關史實,均記錄在著名牛津大學學者、現任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教授和中國研究院主任曾銳生博士的名著《Democracy Shelved: Great Britain, China and Attempts at Constitutional Reform in Hong Kong 1945‑1952》當中。 第二次英國政府研究在港推行民主制度,是在香港經歷了六六、六七年兩次暴動後。當時英國政府希望探討香港連年出現大規模社會暴亂的原因,故成立了「地方行政工作小組」,並請來一位資深殖民地高官狄堅信(W. V. Dickinson)擔任主席,負責進行香港政制改革研究。小組認為,當年暴動的原因,是因為民眾無法參與管治,故此建議在全港各區成立類似市政局的市政議會,並撥出小部分議席由直選產生,作為民主參與的渠道。可是,當時本地所有英籍高官都反對,表示香港過去一直沒有民主,而中國人亦不需要民主。這種用投票箱決定如何管治的方式,並不適合香港。管治香港的最佳方法,是讓他們繼續主導。於是,香港的第二次民主改革又被英國自行否決。 那為甚麼後來英國政府又在八十年代,在港推出民主選舉制度呢?這是因為於1979年,時任港督麥理浩爵士訪問北京後,明白到英國必須交還香港、結束殖民統治,故才匆匆推出民主選舉,其真正目的,是利用民主選舉以牽制北京及特區政府行使權力。他們假稱是為了推動地方行政,故於82年舉行首次區議會選舉,當中包括少數由民選產生的議席。 但眾所周知,後來區議會選舉變得政治化。特別於2010年、時任特首曾蔭權答應取消所有委任議席,並於2015年的第五屆區議會選舉實施後,區議員的工作變得標語化、政治化。19年的黑暴事件後,反對派更變本加厲,試圖透過贏取區議會的議席,奪取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更多的投票權,令行政長官的職位落在他們手上。 這是完全是違反了《基本法》第九十七條所列明:「香港特別行政區可設立非政權性的區域組織,接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就有關地區管理和其他事務的諮詢,或負責提供文化、康樂、環境衞生等服務。」因黑暴事件,選民的投票變得不理性,勝出的區議員亦無心提供地區服務。後來更有300多名議員辭職,區議會原有的職能陷於癱瘓,故特區政府決定予以改革,讓區議會按照基本法、回歸初心,我認為是非常合理及正確的決定。 根據特區政府提出的改革建議,新的區議會組成部分將仿效立法會,由三個不同界別組成:第一界別是恢復委任議席,讓專業人士及對地區有深厚認識的專家出任。第二界別是對地區服務有豐富經驗的人士,如「三會」,即港九分區委員會、地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及地區防火委員會的人士出任。而第三界別,則保留地方直選議席,佔總議席的兩成。 我覺得新的改革建議,不單保留了巿民的選擇權利,另因選區的數量,由19年的452個,大幅下調至44個,每個選區設兩個議席,故新選出來的88位民選區議員,其民意授權可謂幾近直逼英國的國會議員。因英國國會有650個議席,每個議席代表約十萬人,其實與新區議會選區分界後,每區的平均人口相若。 由此可見,新區議員的代表性將非常之高、挑戰亦同時倍增。過往各家自掃門前雪的作風將不復存在,亦要摒棄狹窄的地區觀念,以整體發展為目標。我相信未來的區議會將是一個非常好的政治人才訓練平台,讓有志之士接受選舉洗禮、擴闊視野。再配合各階層的專業人士、地方精英,我相信未來的區議會將可以為市民提供更佳服務,並協助政府改善民生,共創更優質、更繁榮的社會。 https://hongkongfp.com/2023/05/21/district-council-reforms-remembering-the-failures-of-hong-kongs-democratic-experiments/
兩大基建項目發展融資模式的有趣問題  
  文章     2023 年 5 月 20 日
立法會日前首次舉行了行政長官互動交流答問會。這次答問會與過往不同之處,就是議員可以提問 「Anything Under the Sun」(在陽光下任何問題),市民大眾可透過直播觀看整個過程。 但今次採用新模式,行政長官先預告他想聚焦討論「二十大報告」及「兩會精神」。他於開場時表明希望提高並發揮愛國者治港的最高境界,能夠團結同事透過互動令到我們更有大局觀,國家觀及國際觀。 他指出二十大報告有許多重要論述,包括落實「一國兩制」的基本原則。「兩會精神」則圍繞如何落實二十大的行動部署。 互動答問會分兩節進行,第一節討論「安全穩定」,第二節討論「發展與幸福」。進行第二節討論時,多名議員包括陳振英、林健峰與林筱魯等均就兩個大型基建項目:北部都會區及交椅洲人工島融資的建議。林健鋒議員表示目前一些公司或政府的發債只容許機構投資者購買,希望政府研究發債「平民化」。陳振英議員指出兩個項目財政投入極為龐大、興建人工島有許多不確定性,假如純粹以公帑支付興建人工島開支,政府一定要加強公私營合作,利用高效市場提出的方法,包括發債及將部分項目證券化;林筱魯議員則提出支持透過發債為北部都會區及交椅洲填海項目融資,希望公眾有機會分享未來發展成果。 行政長官回應上述意見時提出多個例子,例如政府當年發展沙田新市鎮,興建沙田第一城是邀請地產商參與填海,然後政府批地給予他們興建房屋,如此一來便可解決融資問題,此外他亦引述早前到中東阿聯酋訪問,留意到當地有將整個區域發展項目撥予單一企業營運,企業可在區內制定法規,訂立款項甚至稅款。 雖然我於答問會上嘗試按鈕發言,可惜未有機會參與這個項目的討論,但我也想在此表達一下意見。 首先非常感謝行政長官以謙虛及開放的態度,徵求立法會一眾議員同事的意見,特別是虛心聆聽提出融資建議的意見。個人認為用公私營合作方法來支付交椅洲人工島的開支不可以太樂觀,更不可能以七十年代發展沙田新市鎮的模式相比。因為當年發展沙田新市鎮,根本上是在淺水的城門河填海,發展商很快便可在填海得來的土地興建房屋,從而售賣樓宇獲得豐厚收入,猶如摘下成熟果實(low-hanging fruit),相對容易。由於較容易計算回報,商界也樂於投放資源。 可是交椅洲人工島情況大大不同。或許以今天科技能縮短填海工程的時間,但若要達到適宜居住或成為CBD(商業核心中心),必須交通基建完善,而大型交通基建項目素有延誤,超支亦屢見不少。 最近發展局常秘何珮玲女士在一個立法會公開會議上, 確認未來一千公頃人工島土地中,有三成土地用作發展 CBD,只有兩成土地用作興建房屋,當中部分是興建公營房屋。她亦同意城市規劃應該靈活處理,如今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特別是人工智能發展),根本難以判斷二十年後是否仍然需要大量土地作為 CBD?加上發展時期非常長,私人企業是否願意投資?這是一個大疑問。
香港仔街市大翻新 猶如大型超市  
  文章     2023 年 5 月 19 日
今早承蒙環境及生態局邀請,與黨友 陳家珮 Judy Chan 出席全面翻新後的香港仔街市開幕典禮。 香港仔街市素來有名,是南區街坊購買餸菜及日常生活用品的主要地方。香港仔街市作為食環署有改造街市工程的首個試點,工程費用大約2.5億,翻新後整個街市變得十分光猛及潔淨,猶如一個大型超市,街市已於4月26日正式投入運作。由於過去三年因為疫情,許多內地建築材料及零件未能運到香港,故此翻新工程時間相對稍長。 街市以招標模式吸納商戶,檔口租金視乎位置及面積而定,原有檔主享有七折折扣,電費則由租戶自付。某些菜檔租金數千元,肉檔租金則較為昂貴,主因是面積較大的緣故。我與黨友陳家珮到閒逛買餸,發覺檔口價格比超市便宜很多,柳梅豬肉只賣68元一斤,更有一檔售賣元朗黑毛豬,我亦特地光顧購買,並到菜檔買青豆角炒肉片,此外也到乾貨店買南北杏煲湯,最後更買叉燒加餸。 香港仔街市現時共有142個攤檔,並增設「綠在區區」回收點、無障礙設施以及育嬰室等新設施;街市熟食檔將於六月份重開,屆時我必定再來光顧。「菜籃子」對市民非常重要,因此我認為這次翻新工程花費2.5億、兼且為食環署開設一個為期五年的助理處長職位,讓他推動全香港街市改造計劃絕對值得,此在祝全面翻新後的香港仔街市生意興隆,入內買餸市民的獲得更大幸福感。
中國外交政策體現的軟實力(二)  
  文章     2023 年 5 月 18 日
俄烏戰爭自2022 年2 月開戰後,已近15 月,仍然未有停戰迹象。不過,因應中國近年的外交勢頭,國際上有聲音期盼中國能在俄烏和平上發揮影響力,甚至充當調解人。 俄烏戰爭爆發後,美國及其盟友一直積極譴責俄方,不但針對俄方實施史無前例的國際制裁,更向烏克蘭提供大量武器,不斷擴大戰爭規模。相反,我國一直保持中立位置,致力創造雙方和談的機會,爭取早日結束戰爭。 中國外交部於今年2 月24 日發布〈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簡稱「12 點聲明」),列出實現和平的具體步驟,再次展示我國「促進世界和平和發展」的宗旨,以及其外交實力。國家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強調我國「在烏克蘭問題上始終秉持客觀公正立場,積極勸和促談,為推動危機解決發揮建設性作用」。 《孫子兵法》有云:「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戰爭不但會造成死傷無數,更對無辜的百姓造成沉重的創傷。因此,在「12 點聲明」中,第三、四和六點強調雙方應該「停火止戰」、「啟動和談」和「保護平民和戰俘」。 雖然美國等西方國家對「12 點聲明」嗤之以鼻,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卻與我國一樣,希望俄烏戰爭早日結束。俄烏戰爭不但影響了兩國民生,更令全球經濟動蕩、通脹率上升。印度、墨西哥、巴西等國不願跟隨美國制裁俄羅斯,印度更大量購入俄羅斯石油。印度總理莫迪於今年2 月25 日表示:「自俄烏開戰以來,印度即堅持以對話及外交手段來化解衝突,印度隨時準備為和平程序作出貢獻。」其態度與中國接軌。 由此可見,我國推進世界和平共處的價值觀對其他國家具非常大的吸引力。日後,我國能憑着此宗旨推出外交政策,轉化為軟實力,吸引他國追隨。
中國外交政策體現的軟實力  
  文章     2023 年 5 月 18 日
根據哈佛大學教授Joseph Nye於1990年出版的《注定領導世界:美國權力性質的變遷》(Bound to Lead: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一書,軟實力是一個國家吸引他國追隨的能力,包括文化、政治價值觀及外交政策的影響力。 美國的價值觀早已廣泛散佈各國,成為不少發展國家的主流思想,我國近年來的外交政策也不弱。由於我國「促進世界和平和發展」的宗旨非常具吸引力,有些國家已逐漸將目光投向我國,希望能與我國政府合作解決國際大事。 我國的外交實力能從沙特阿拉伯與伊朗恢復邦交一事一窺究竟。遜尼派的沙特與什葉派的伊朗一直因為宗派教義上的分歧而存在根深柢固的矛盾,早在7年前已斷絕雙方的外交關係。隨着兩國關係持續惡化,中東地區時有爆發衝突,在敘利亞和也門等地方進行代理人戰爭。來到今年3月10日,在我國歷史性斡旋下,沙特與伊朗在北京簽署三方聯合聲明,同意兩國互相重開大使館,這事彰顯了我國的外交實力。 雖然美國自二戰後促成以色列建國以來,便逐漸掌握中東事務的領導權及話語權,卻未能解決當地的各種紛爭。伊朗多年來被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及盟友孤立,只與中國和俄羅斯保持友好關係,因而願意接受我國的調停;而沙特則因為美國近年過多批評其人權紀錄,令兩國原本良好的關係變得緊張。我國之所以能在沙特和伊朗中周旋,完成美國無法完成的事,全賴其不偏不倚、希望促進和平的立場。 我國主張世界和平共處,與美國以干預主義為核心的外交政策相比,務實又不具攻擊性,因而漸漸受世界各國青睞。由此可見,我國的外交軟實力與日俱增,有能力與美國抗衡。
與歐盟代表及各國領事館總領事交流  
  文章     2023 年 5 月 17 日
今天(5月17日)是國際不再恐同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 Biphobia, and Transphobia,簡稱IDAHOBIT),我非常高興獲歐盟駐港澳辦事處主任Thomas Gnocchi的邀請,與歐盟各國領事館總領事交流。雖然根據查達姆研究所規則(Chatham House Rules),我不能透露會議內容,但因應今天的節日,我們在交流過程中有提到香港在11月將會主持的「同樂運動會」(Gay Games)。 感謝歐盟的邀請,讓我可以藉此機會與各國領事館總領事就多項議題深入溝通。我亦特別要感謝荷蘭駐港總領事館為我們提供慶祝IDAHOBIT的彩虹千層酥(Tompouce),希望日後能夠繼續與各國代表聚會。

關於葉劉淑儀

葉劉淑儀於1975年至2003年在香港政府服務,期間曾於多個不同範疇工作,包括在地區層面推行政府民主化、國際工貿及保安。她是首名獲委任出掌紀律部隊(入境事務處)的女性(1996-1998),亦是首名女性保安局局長(1998-2003)。
她於2008年參選立法會議員(香港島)成功當選,一直連任至今,並曾任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現為新民黨及匯賢智庫主席、海上絲綢之路協會聯席主席。


Copyrights Regina. All Right Reserved.

聯絡我們

香港中區立法會道一號立法會綜合大樓804室
2537 3267 / 2537 3265
2810 0358
地區辦事處及更多資訊

網頁導航

首頁

認識葉劉淑儀

政綱

文章

立法會事務

影片集

職位空缺

聯絡我們

新民黨網站

容海恩網站

黎棟國網站

陳家珮網站